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血浆多种炎症因子浓度的动态变化和相互关系,探究使用血液回收机在预充体外循环管路前洗涤库存红细胞对患儿围术期炎症反应和临床预后的影响。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第一部分: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血浆炎症因子浓度的动态变化和相互关系 材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按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择期体外循环(CPB)下行先天性心脏病缺损修补术的患儿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3个月~3岁,体重5.0kg~16.0kg,ASAⅡ~Ⅲ级。 2.样本采集:分别于诱导后切皮前(T1)、CPB开始30min(T2)、主动脉开放10min(T3)、CPB结束(T4)、CPB结束6h(T5)、12h(T6)和24h(T7)时采集动脉血2.0ml,分别行动脉血气分析和离心分离血浆行炎症因子浓度检测。 3.指标检测:对T1~T7各时间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6、-8、-10、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的浓度进行检测。记录T1~T7各时间点动脉血气分析中Hct值(测定值按校正值=实测值×(术前Hct/采样时的Hct)进行校正。) 4.统计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性检验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和中位数(M)表示,不同时间点的浓度值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相同时间点不同因子浓度相关性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所有患儿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血流动力学紊乱及不良药物反应,术毕心脏均自动复跳。 2.T2~T7时TNF-α、IL-1β、IL-6、IL-8、IL-10及NE浓度均高于T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因子浓度于T4时均显著低于T3、T5~T7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促炎因子IL-1β于T7时达峰;促炎因子TNF-α、IL-6、IL-8,抗炎因子IL-10,组织损伤因子NE于T6时达峰。各因子达峰后逐渐下降,但在观测时间内仍显著高于T1时(P<0.05),未恢复至基线水平。 4.各时间点,因子IL-6与IL-8,IL-6与IL-10,IL-8与IL-10,IL-6与NE,IL-8与NE浓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且在T5时相关性最强。 5.术后所有患儿恢复良好,未发生严重感染及脏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第二部分:库存红细胞预洗对患儿围术期炎症反应和临床预后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选择择期体外循环(CPB)下行房缺、室缺或房室缺联合修补术的患儿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3个月~2岁,体重4.8kg~10.0kg,ASAⅡ~Ⅲ级,使用随机数字表均分为2组,即预洗组和对照组(无预洗组),每组各20例。 2.各组处理:预洗组:在预充前使用血液回收机对库存红细胞进行洗涤(预洗),洗涤后再加入管路预充;对照组:预充前无洗涤,直接将库存红细胞加入管路进行预充。每组均使用相同的麻醉方法和体外循环管理策略。 3.样本采集:两组均分别于诱导后切皮前(T1)、CPB开始30min(T2),主动脉开放10min(T3)、CPB结束(T4)、CPB结束后6h(T5)、12h(T6)和24h(T7)时采集动脉血3.0ml,分别行动脉血气分析,血常规检测和离心分离血浆行炎症因子浓度检测。 4.实验室指标:对T1~T7时TNF-α、IL-1β、-6、-8、-10和NE的浓度进行检测并记录。T1,T4~T7时刻采集的血标本送血常规和CRP检测,记录白细胞个数、中性粒细胞个数和CRP浓度值。记录T1~T7时刻动脉血气分析中K+、乳酸(Lac)、血糖(Glu)的浓度和Hct值。(测定值按校正值=实测值×(术前Hct/采样时的Hct)进行校正) 5.临床指标:记录2组患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24h内最高体温和24h胸液引流量。 6.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性检验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统计学资料及手术类型、手术时间、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及术后24h内异体血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于清洗前相比,预洗组库存血经血液回收机清洗后TNF-α、IL-1β、IL-6、IL-8、IL-10、NE、K+、乳酸、血糖的浓度显著低于清洗前(P<0.05),Hct值显著升高(P<0.05)。 3.①预洗组T2~T7各时间点TNF-α、IL-1β、IL-6、IL-8和NE的浓度均低于对照组,于T6、T7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预洗组T2~T7各时间点IL-10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预洗组T2~T7各时间点IL-6/IL-10和IL-8/IL-10比值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预洗组术后T4~T7各时间点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于T7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预洗组T4~T7各时间点CRP的浓度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预洗组术后I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间,24h内最高体温和24h胸液引流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浅低温体外循环可引发婴幼儿产生全身炎性症反应,表现为多因子浓度明显升高,并持续至术后。 2.浅低温房、室间隔缺损体外循环修补手术中促炎反应与抗炎反应相继启动,变化基本同步,两者之间的平衡未打破。 3.使用血液回收机预洗库存血细胞可降低库血中炎症因子含量。 4.使用血液回收机预洗库存血细胞可降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儿围术期体内炎症细胞如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CRP及多种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IL-8、IL-10和NE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