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鹅瘟(GoslingPlague,GP)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Parvovirus,GPV)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997年以来,在我国许多地区爆发了由鹅副粘病毒(GooseParamyxorirus,GPMV)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该病以消化道病变为主要特征,具有高度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给养鹅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小鹅瘟和鹅副粘病毒病在临床症状上比较相似,很难进行鉴别诊断。为了能对临床病例进行早期诊断,了解小鹅瘟和鹅副粘病毒病的混合感染情况,建立和研究特异、敏感、快速的双重PCR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对黑龙江省GPV分离株的VP3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可为小鹅瘟的诊断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并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实验根据GPV和GPMV两种病原体的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了与GPV的VP3、GPMV的F基因互补的2对引物。用这2对引物对人为混合样品中GPV的DNA模板及GPMV反转录后的cDNA模板进行双重PCR扩增,结果得到2条与试验设计相符的574bp(GPV)、884bp(GPMV)的特异性条带。研究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双重PCR方法,能在一次反应中对疑似由GPV、GPMV两种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进行鉴别诊断,且特异、敏感、快速、简便。利用此方法对2005年5月-8月黑龙江省9个市、县送检的病死雏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7个市、县的病料均为GPV感染,未检测到鹅副粘病毒。
根据GPVB株基因序列,设计了扩增GPVVP3基因的3对引物,对7个地区小鹅瘟病料及疫苗株进行了扩增,结果得到VP3基因大小分别为574bp、477bp、699bp的片段。将该片段分别进行克隆及序列测定,并与GPV国内外已发表的毒株进行序列比较。结果表明,各分离株的VP3基因大小均为1605bp,分别编码534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7个GPV分离株VP3基因的同源性为99.0-99.8%;各分离毒株与东北农大2003年报道的分离株同源性为97.4-98%,说明不同年份的GPV分离株略有差异;与SYG(扬州大学)毒株的同源性为95.3-95.9%,表明省内与省外分离株稍有差异;与国外报道的B株同源性为96.4-97.1%。各分离株与国内疫苗株进行序列比较,同源性为97.6-98.3%。测序结果表明VP3基因3端核苷酸相对于5端保守,VP3Ⅱ区序列为高变区。序列分析还发现VP3蛋白的4个糖基化位点均表现出高度的保守性。由此可见,GPV黑龙江各分离株间VP3基因的变异非常小,这是目前GPV只有一个血清型的分子基础。各分离株VP3基因与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duckparvovirus,MDPV)的VP3基因进行序列比较,结果表明:与MDPV同源性为80.7-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