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草多糖提取、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eepseaxi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合草(Symphytum officinale L.)是紫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优质高产,利用期长的饲料作物。聚合草也是一种药用植物,具有抗炎、止痛等药效。多糖是广泛分布于生物中的聚合物,近几十年来,多糖因其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糖尿病、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等功能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为了深入了解聚合草的活性成分,本研究以聚合草为原料,分离纯化多糖,研究其理化性质和活性,为聚合草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如下:(1)采用了热水提取(HW)、超声波辅助提取(UA)、酶法提取(EA)和酶-超声波辅助提取(EUA)四种方法提取聚合草多糖(Comfrey polysaccharides,CPs),分别得到HW-CPs,UA-CPs,EA-CPs和EUA-CPs四种多糖。结果表明:EA-CPs的总糖和蛋白质含量都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多糖(P<0.05);UA-CPs提取率(14.36%)最高,分子量较小;HW-CPs的糖醛酸含量较高,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力较强。(2)由于HW-CPs的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力较强,且HW成本低,操作简单,因此对HW的提取条件进行响应面优化。HW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5﹕1(mL/g),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84℃,按此条件提取CPs得率为129.87 mg/g。(3)利用热风干燥(HD)、真空干燥(VD)和冷冻干燥(FD)三种方式干燥CPs。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多糖(FD-CPs)的多糖得率及总糖、蛋白质、硫酸基和糖醛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热风干燥多糖(HD-CPs)和真空干燥多糖(VD-CPs)(P<0.05);FD-CPs的分子量最小;FD-CPs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力均显著高于HD-CPs和VD-CPs(P<0.05)。因此FD是干燥CPs较合适的方法。(4)利用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rose CL-6B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CPs,获得纯化的均一多糖,命名为CPs-1.2。通过紫外光谱检测CPs-1.2,没有核酸和蛋白吸收峰;CPs-1.2红外光谱具有典型的多糖吸收峰。采用Sepharose CL-6B凝胶柱层析法测定CPs-1.2的分子量,为3812.39 Da。采用HPLC测定单糖组成,结果显示:CPs-1.2由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其摩尔比为1.00﹕2.28﹕1.13﹕0.88。抗血糖活性试验表明,CPs-1.2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其他文献
子宫颈癌是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子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年轻妇女子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为探讨和了解奉化市子宫颈癌的发病情况,我们对近
<正>毕胜曾经辉煌过,如今,他要依靠一种新的方式,重新走上新的辉煌之路。毕胜说话语速不快,废话不多,他说的每一句话似乎都要向你传递出他想要传递的信息。从消失17个月到如
<正>《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英语二级目标规定:(要让学生)有兴趣听英语、说英语、背歌谣、唱歌曲、讲故事、做游戏等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22~24页例1、例2及练习四第1~4题教材分析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学习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
<正>作为本届政府执政以来第一份全程组织、完整实施的五年规划,也是完成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后五年规划。《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
目的探讨三位能量多普勒超声指标与胎儿生长受限(FGR)关系。方法应用GE公司Voluson 730M三维能量超声诊断仪检测36例FGR患者及68例正常胎儿胎盘的血流指数,血管化指数,血管化
<正>习惯上,有些教师把优等生定义为"在德、智、体各方面发展都走在大多数学生前面的学生",有的则定义为"在班级中相对来说处于先进状态的学生"。事实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目的研究大别山区灵芝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方法实地调研并查阅文献资料。结果大别山区灵芝产地集中,生产现状良好,栽培技术成熟,产量质量稳定。结论增加栽培方式,加大科研投
光电化学传感器是基于物质的光电转换特性通过化学/生物识别过程分析待测物的一类检测装置。光电化学传感器包括传感识别单元和光电转换单元,其中光电材料的选择和传感识别策
目的探讨医院病案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的160份有问题的病案资料进行分析,查询引起问题的原因,并制定相对应的解决对策。结果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