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水平与执政能力核心命题,在镇域治理层面探讨基层党组织全面领导与党建创新引领下,城市社会治理的新样态新格局。针对既有研究提出的政党改造社会、政党适应社会、政党组织社会和政党引领社会理论框架,及总体性支配、选择性治理、整合型治理与引领型治理等理论观点,在研究范式、理论视域与分析进路等方面的不足;文章运用调查法、文献法与比较分析法等,在过程—机制研究理路与政党—政府—社会三元关系范式下,结合上海市顾镇、吴镇与南桥街道的治理实践,提出“政党统合治理”理论框架和基层党组织“统合型治理”观点。文章的主要逻辑是,基层党组织为什么需要及能够采取统合治理,其统合的过程与机制是什么,取得了怎样的实践成效,有哪些理论与现实价值。具体而言,本研究认为:基层党组织“统合型治理”源起于后单位时期街镇治理空间变化、社会结构变迁与科层体制压力等,引发的“社会缺位”和“政府错位”问题,带来基层治理秩序与效率困境,需要发挥执政党的治理补位功能。而制度治党的政治要求、党政统筹的改革部署和党建引领的创新理念,为基层党组织进行治理补位提供了政治保障、制度依托与行动依据,并推动了多元主体治理理念的统合。在理念统合基础上,基层党组织主要通过体制赋权、部门整合、党建吸纳等治权一体化路径,党建“双覆盖”、党建实体化、党建制度化、政治安排、代表性建构等社会组织化路径,以及组织形态网状化、党建治理化、枢纽型平台建设等组织社会化路径,推动着执政党对政府与社会的纵横结构统合,构建起了权威统合的扁平协作型“轴心依赖”结构。同时,基层党组织通过分类治理与党(总)支部、领导小组、工作队、组织化中介等“分类式包干”机制,政治化、项目化、典型化、契约型和关系性等“差序化动员”机制,以及综合考评、量化分级、互嵌式监督与正向/负向激励的“选择性激励”机制,推动着多元主体在镇域公共管理、公共服务与公共安全等社会治理事务中的行动统合,构建起了权威统合的“组织化”调控系统。从街镇治理实践看,基层党组织的治理理念统合、治理结构统合与治理行动统合,形塑了镇域“统合型治理”模式。在多重统合机制相互作用下,镇域多元主体间出现外部关系内部化、组织关系治理化等转变,基层统合协作型治理秩序得以建立,治权统合、目标干预和“双轨”协作的“科层化的逆科层调控”系统也得以形成,二者共同推动了街镇治理绩效的提升。不过,基层党组织的统合治理实践,也容易带来镇域治理中政治加码、政治竞赛等“运动化”溢出,需要基层政权克服将党的领导与党建引领简单“工具化”倾向,使其回归到治理体系建构、治理制度机制创新与社会资本培育等常规轨道,实现基层治理的协商共治与简约有效。在理论层面,本研究认为“统合型治理”是对国家统合、行政统合与政治统合等的继承与超越,有着自身理论内涵与核心特征。而基层党组织在理念、结构与行动上的统合治理实践,也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通过“组织化互益”路径,提升其在基层的领导水平与执政能力;即以建立组织关联、构建利益关联、推动资源互补等方式,增强组织凝聚力、强化组织依赖和提高组织领导力与动员力等。此外,本研究还认为,基层党组织统合治理中打造组织化治理团队、整合治理目标与资源、形塑协作治理制度与机制等努力,也表明转型期的街镇并非是消极脸谱化的“分配型”“维控型”或“协调型”政权等,而是具有“经营型政权”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