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实行以出口拉动经济为导向的对外经济政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际收支常年保持双顺差,加上1994年我国开始外汇制度改革实行强行结汇政策,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截至2011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3.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适度的外汇储备可以增强我国对外支付能力,保证汇率体系的安全与稳定,提高我国抗击国际风险的能力,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但过度的外汇储备增加了外汇管理的成本和风险,削弱了货币当局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同时给我国货币供应量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从而促使我国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扬,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2007年至2011年我国国民经济面临了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学界普遍认为,本轮通货膨胀周期受外生性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较大,外汇储备过高是造成本轮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本文以经济学中货币数量理论为理论指导,以计量经济学方法为工具,从定性和定量方面研究2007年至2011年我国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本文将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的历史和现状,并分析其变化的成因。随后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占款上升—基础货币供应量增加—广义货币供应量扩大—物价上涨。最后,本文为了验证这个传导的机制的有效性,选取2007年至2011年的月度数据,将传导过程分成三个阶段,运用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的计量经济学技术,对每个阶段分别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在广义货币供应量对物价水平这一阶段的传导无效,说明通货膨胀并不是引起2007年至2011年本轮通胀的原因。本文在最后分析了相应的原因,认为资本化推动货币化进程是导致传导不畅的主要原因。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