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鸡和其它家畜,针对鹌鹑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标记的开发较少。利用候选基因法,借鉴猪、鸡等畜禽上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开展蛋用朝鲜鹌鹑羽色相关基因的研究,对鉴定我国鹌鹑品种纯度和系统发育,促进分子育种进程具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以栗羽朝鲜鹌鹑和白羽朝鲜鹌鹑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与羽色性状相关的OCA2和MITF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开展了候选基因的克隆、表达、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及其与羽色性状的关联性分析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PCR技术成功克隆朝鲜鹌鹑OCA2基因和MITF基因CDS全长序列。朝鲜鹌鹑OCA2蛋白由85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存在12个跨膜结构域,分子量为95.30 KDa,等电点为6.23,带负电荷氨基酸残基数为79,带正电荷氨基酸残基数为71。该蛋白被认定为稳定的疏水性蛋白,不稳定系数为39.16,总平均疏水性指数(Grand average of hydropathicity,GRAVY)值为0.355。另外,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朝鲜鹌鹑OCA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禽类OCA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均在90%以上,而与哺乳动物OCA2蛋白的同源性较低,说明该基因在物种进化过程中相对比较保守。朝鲜鹌鹑MITF基因编码的蛋白由519个氨基酸组成,其分子量为57.99KDa,等电点为5.84,带负电荷氨基酸残基数为65,带正电荷氨基酸残基数为55。该蛋白被认定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不稳定系数为66.55,GRAVY值为-0.703。另外,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朝鲜鹌鹑MITF氨基酸序列与禽类MITF氨基酸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均在90%以上,而与哺乳动物的同源性较低,说明该基因在物种进化过程中相对比较保守。(2)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朝鲜鹌鹑OCA2基因在胚胎发育6-8 d时的表达量低于胚胎发育10-14 d时的表达量,且在胚胎发育10 d时达到最高。OCA2基因在胚胎发育6-8 d时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但在栗羽朝鲜鹌鹑和白羽朝鲜鹌鹑中差异不显著,胚胎发育10-14 d时,OCA2基因在栗羽朝鲜鹌鹑中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白羽朝鲜鹌鹑中mRNA的表达水平(P<0.05)。朝鲜鹌鹑MITF基因在胚胎发育6-8 d时的表达量低于胚胎发育10-14 d时的表达量,且在胚胎发育10 d时达到最高。MITF基因在胚胎发育14 d时的表达量在栗羽朝鲜鹌鹑和白羽朝鲜鹌鹑中差异不显著,胚胎发育6-12 d时,MITF基因在栗羽朝鲜鹌鹑中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白羽朝鲜鹌鹑中mRNA的表达水平(P<0.05)。(3)通过对栗羽朝鲜鹌鹑和白羽朝鲜鹌鹑OCA2、MITF基因进行测序和PCR-SSCP分析发现,在OCA2基因中有3个多态性位点,分别为外显子2上的c.93A>G、外显子9上的c.999A>G、3′UTR上的c.2569C>T。利用不对称PCR-SSCP技术对300只朝鲜鹌鹑进行基因分型,AA、AB和BB这三种基因型在3个突变位点均有发现。群体遗传学分析显示,以上发现的3个突变位点均表现为中度多态(0.25G、c.999A>G、c.2569C>T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其中,c.2569C>T位点栗羽朝鲜鹌鹑的3种基因型(AA、AB和BB)的频率分布与白羽朝鲜鹌鹑的3种基因型频率分布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该突变位点与鹌鹑羽色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MITF基因中发现3个多态性位点,分别为外显子4上的c.589A>G、外显子5上的c.761G>A和3′UTR上的c.2275C>T。位于外显子4上的c.589A>G突变导致赖氨酸转变为谷氨酸。利用不对称PCR-SSCP技术对300只朝鲜鹌鹑进行基因分型,3个突变位点均发现三种基因型,命名为AA、AB和BB。群体遗传学分析显示,3个突变位点均表现为中度多态(0.25G、c.761G>A和c.2275C>T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其中,c.589A>G位点和c.2569C>T位点栗羽朝鲜鹌鹑的3种基因型(AA、AB和BB)的频率分布与白羽鹌鹑的3种基因型频率分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综上所述,朝鲜鹌鹑OCA2和MITF基因序列与原鸡和日本鹌鹑OCA2和MITF基因序列高度保守。从基因表达差异来看,白羽朝鲜鹌鹑翅组织中OCA2和MITF基因的低表达可能与其羽毛的白化有一定的关系;OCA2和MITF基因的突变与鹌鹑的羽色表型有关联性,是影响鹌鹑羽色性状的重要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