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柄谷行人(1941-)是70年代以来日本后现代批评的代表人。无论是其深受法国学派和日本结构主义影响的批评方法,还是在学院内外从事的极具特色的(新)马克思-共产主义批评/运动,一般来说,将柄谷放在后现代批评和新左翼两条线中考察,是日本国内外研究的基本立足点。在迄今为止的研究中,有从内容上认为前后期柄谷存在转向的,有从方法上认为前后期柄谷始终一致的,但似乎都没有注意到,在柄谷各个时期、各种学科领域的批评都贯穿着一个相同的问题意识和目标,即在探索主体性问题的过程中,对“他者”与“他性”(外在性)概念的思考与界定。柄谷的“他者”概念十分复杂,概言之,80年代以前受到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表达方式的影响,指共同体内部那个与主体同质的、给予主体身份认同的镜像式他者;80年代以后则更多倾向于结构-后结构主义,指外在于共同体,与主体缺乏相同语言规则,不可视甚至不可感知的他者。“他性”的含义则基本一致,指代对立于主体/主观叙述,是反目的论、反结构、反共同体、无法收编进形而上体系的碎片。晚近柄谷形成的“超越资本-民族-国家”的完整的伦理观中,大致包含两条线路,一条是探讨作为实体(人)的主体与他者,指出主体如何通过与他者的一系列关系,跃出传统的民族主义主体,趋向超越论的“世界公民”主体——此为“超越民族国家”;另一条是偏向经济学领域的,借助维特根斯坦的他者,论证消费者如何站到资本主义体系外部,成为产业资本流通环节中的“他者”——此为“超越资本主义”。可以说,柄谷的批评虽然线路很多,但归根结底都是在对主体与他者/他性问题的考量中慢慢生发和成型的。在对笛卡尔以来的现代哲学的回应中,柄谷的工作回应了欧美知识界关于他者和主体问题的批评,也广泛影响到同期国内、甚至国际上的研究。应该说,如果不注意到柄谷工作中这条潜在的线索,难免会认为其跨学科的各类批评之间存在一种分裂。本文拟从考察柄谷的他者和他性概念入手,以文学批评和《资本论》批评为重点,梳理柄谷各个时期的批评工作,通过解读柄谷对思想史上他者问题的处理,试图对其根底性问题意识作出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