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出版社创立于1954年,是某国家部委所属的出版全国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教材的综合性大型出版社。半个世纪以来,经过该社几代出版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另人瞩目的业绩。图书、期刊、音像电子出版物以其优异的质量和品牌,形成了自己的出版特色和风格,已成为无数阅读和学习过该社图书从而改变了人生的青年人心中的“知识大厦”。某出版社以自己的奋斗业绩奠定了在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教材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为我国出版业树立了一个具有引领作用的龙头形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极大发展:高等教育逐渐进入普及化阶段,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在教学模式改革中发展迅猛,终身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党和政府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出版社开始涉足教育出版市场;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对教育资源从内容、形式到服务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中国出版业也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性进程,出版业的企业化转制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容回避。
某出版社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挑战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技术的,一方面是市场的。
技术方面的挑战主要包括:数字化环境中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变化,传统纸质图书已无法满足读者多种多样的阅读需求;网络出版异军突起,严重威胁着传统出版物的市场。同时,国外技术公司纷纷涉足出版市场,并力求占领主导地位,传统出版社有被彻底边缘化的危险;国外出版传媒巨头加快数字化步伐,已站得先机;在数字化内容资源的服务方面,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的竞争对手。
市场方面的主要挑战则主要包括:学历教育日趋饱和,某出版社的传统市场已无大的增长空间;而非学历教育的发展方兴未艾,某出版社要想尽办法去占领:传统出版物市场模仿跟风的情况愈演愈烈,产品同质化趋势严重,市场竞争极其惨烈。
而某出版社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产品形态单一,缺乏市场和服务意识,无法面对挑战。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某出版社参考国际出版传媒巨头的经营模式,经过认真学习和调研,决定依托现代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大力改革创新,从过去单纯的教材出版基地转变为教学内容资源研发基地、生产制作基地和服务基地;出版社要做优质教育资源集成服务商。这是某出版社发展的总体目标,为了实现这一总体目标,某出版社提出“技术兴社”,确立了“以技术为依托,以改革谋发展”的改革发展新思路,大力推进企业数字化进程,大胆改革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为企业在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早在2002年,某出版社就开始了其在内容资源建设方面的探索。经过了立体化教材、教学内容集成方案、内容管理平台三个阶段的发展,某出版社已经进入跨媒体出版的建设阶段,这也是实现企业做优质教育资源集成服务商的总体目标的技术基础。
同年,某出版社的ERP项目上马并在短短7个月之后就上线运行,提高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水平。
某出版社在大力推进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对机制体制进行了大道阔斧的改革。从2001年开始,某出版社数次对其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基本构建起以市场为导向的扁平式组织结构,并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成立了编辑加工部和教学服务部。同时某出版社还改革了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财务制度,并进行了组织模式创新,筹建出版企业集团,基本建立了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某出版社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研发和服务能力依旧薄弱:内容资源缺乏深度开发,非学历教育市场开发缺乏技术依托;市场营销部门职能交叉,力量分散;编辑加工能力有限,成为瓶颈;策划编辑和加工编辑能力不全面;部门间信息交流不畅并存在利益冲突;盗版图书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针对出现的问题,笔者经过认真调研,建议采取以下应对策略:成立教学研究所,加强对教育、出版事业的前瞻性研究;建立专家库,借助外力强化研发能力;建立专家型服务队伍,提高服务能力;建设教学资源库和示范性教学集成方案;进行优质教学内容资源的再开发,满足非学历教育市场需求;建立营销体系和营销工作平台,整合市场营销能力:利用社会资源,实行“外编”制度,增强编辑加工能力;实施岗位培训,培养全面能力;扩充总编办职能,发挥运营、协调、沟通作用;运用科学技术手段,严厉打击盗版。同时,还应采取一定的保障措施,笔者提出两点: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员工持股制度,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笔者分析了某出版社所面临的挑战,回顾了其近年来改革创新的基本过程,还分析了在改革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笔者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认为:改革创新是任何组织发展前进的内在动力,有两点对企业的改革创新至关重要,一是企业必须具有远大的企业目标,二是企业必须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有准确判断,只有做到这两点,企业才能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之中实现自我超越,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