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红土主要物理性质及强度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雨水入渗、红土化形成过程和荷载作用下,红土发生崩解软化,含水量增加,颗粒团聚体和粒径减小,进而导致土体强度降低、不均匀沉降和山体失稳等工程问题。目前,我国对湖南,广西和贵州等地的红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对江西赣南红土的研究相对较少。土在形成过程中因母岩的风化、搬运和沉积作用条件不同,形成的红土性质各异,因此本文以赣南某建筑工地重塑红土作为研究对象,探索赣南红土在红土化过程中和荷载作用下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制样粒径的土样形成团聚体的分布规律,计算了不同级配团聚体的分形维数,建立了分形维数与不同颗粒级配与强度参数的关系;采用库伦强度理论,分析了含水量、粒径和颗粒级配对红土强度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当粒径介于0~0.5 mm时,随着粒径的增大,液限和塑限快速减小;当粒径介于0.5~2 mm时,液限和塑限缓慢减小并趋于稳定。这主要是由于小粒径比表面积增大,吸附结合水能力增强,液塑限变化明显。(2)当红土粒径小于0.5 mm时,随着红土粒径的增大,NMWD值由0.58增大到1.05,红土颗粒所形成的团聚体稳定性更好;当红土粒径大于0.5 mm时,随红土粒径增大,NMWD值由1.05减小到0.94,红土颗粒所形成的团聚体稳定性更差。(3)当红土的粒径为0.075~0.25 mm、0.25~0.5 mm和原级配的情况下,随着含水量的增大,红土的黏聚力先增大后减小,且在含水量为18%左右时达到最大值;当红土的粒径为0.5~1 mm的情况下,黏聚力随含水量增加而减小。(4)随着粒径的增大,饱和红土的黏聚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饱和红土内摩擦角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饱和红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在粒径为0.25~0.5mm时分别达到最小值和最大值;对不同级配的土样,细颗粒含量大的黏聚力大,内摩擦角更小,反之也成立,但随粗颗粒含量增加,黏聚力基本呈线性减小,而内摩擦角基本呈负指数函数关系增加。
其他文献
恶性肿瘤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目前在疾病致死的原因中已居第1、2位。所有肿瘤患者都把希望寄托在临床治疗上,社会需求的增加促进了
会议
人类社会已逐步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传统化石能源储量有限,并且随着人类的大量开采而日趋枯竭,同时化石能源在使用的过程
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通过饮食干预生产富含n-3PUFA功能性动物产品是提高人n-3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的一种有效方式。许多研究发现饲粮添加亚
建筑材料多为多孔介质材料,由固体基质和孔隙组成。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湿组分只以水蒸气和液态水的形式传递,湿传递与热传递过程相互影响。墙体材料的热湿耦合传递不仅对室内
近年来,生物炭凭借其特殊的结构性质,在农业上广泛被用作土壤改良剂以及肥料缓释载体,为促进其在农业种植上的应用,解决抚仙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本研究以高原红壤为研究
近年来,由于二维类石墨烯Ti3C2Tx材料兼具导电性较高、体积容量较大、层间距较大和锂离子扩散势垒较低等优点,使其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受到了广泛研究。但由于湿法
最初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发现的创意农业,是指将科技和艺术融入农业生产中,逐渐将第一产业推向二三产业,把传统的农业融入到生产、生活、生态的现代农业。21世纪创意农业在我
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以其便捷、灵活、安全等优势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WPT技术提供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软开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急重症医学科的常见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以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弥漫性肺损伤为基础,肺动脉高压、
三维光电催化氧化是光电协同作用下降解污染物的一种环境友好型技术,它在二维电极基础上,以粒子电极作为反应的第三极,经阳极或粒子表面负载具光电催化性能的物质,在外加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