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雨水入渗、红土化形成过程和荷载作用下,红土发生崩解软化,含水量增加,颗粒团聚体和粒径减小,进而导致土体强度降低、不均匀沉降和山体失稳等工程问题。目前,我国对湖南,广西和贵州等地的红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对江西赣南红土的研究相对较少。土在形成过程中因母岩的风化、搬运和沉积作用条件不同,形成的红土性质各异,因此本文以赣南某建筑工地重塑红土作为研究对象,探索赣南红土在红土化过程中和荷载作用下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制样粒径的土样形成团聚体的分布规律,计算了不同级配团聚体的分形维数,建立了分形维数与不同颗粒级配与强度参数的关系;采用库伦强度理论,分析了含水量、粒径和颗粒级配对红土强度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当粒径介于0~0.5 mm时,随着粒径的增大,液限和塑限快速减小;当粒径介于0.5~2 mm时,液限和塑限缓慢减小并趋于稳定。这主要是由于小粒径比表面积增大,吸附结合水能力增强,液塑限变化明显。(2)当红土粒径小于0.5 mm时,随着红土粒径的增大,NMWD值由0.58增大到1.05,红土颗粒所形成的团聚体稳定性更好;当红土粒径大于0.5 mm时,随红土粒径增大,NMWD值由1.05减小到0.94,红土颗粒所形成的团聚体稳定性更差。(3)当红土的粒径为0.075~0.25 mm、0.25~0.5 mm和原级配的情况下,随着含水量的增大,红土的黏聚力先增大后减小,且在含水量为18%左右时达到最大值;当红土的粒径为0.5~1 mm的情况下,黏聚力随含水量增加而减小。(4)随着粒径的增大,饱和红土的黏聚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饱和红土内摩擦角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饱和红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在粒径为0.25~0.5mm时分别达到最小值和最大值;对不同级配的土样,细颗粒含量大的黏聚力大,内摩擦角更小,反之也成立,但随粗颗粒含量增加,黏聚力基本呈线性减小,而内摩擦角基本呈负指数函数关系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