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问题是当前农业产业研究的重点之一,蚯蚓处理有机废弃物作为一种较高效的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处理有机废弃物的过程中,蚯蚓的生长繁殖情况对处理效果有着关键的影响。物料的属性对于蚯蚓的生长繁殖影响是在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探讨能否通过人工调控属性来保证蚯蚓处理废弃物过程中的生长繁殖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本试验中,使用室内培养方式,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为供试蚯蚓,蘑菇渣为供试有机废弃物进行蚯蚓培养试验。对于蘑菇渣的C/N进行人工调控,分别添加牛粪作为有机调控手段和添加尿素作为无机调控手段,共设置9个处理:(1)纯蘑菇渣(C/N=25.31);(2)添加12.5%牛粪(C/N=23.33);(3)添加25.0%牛粪(C/N=19.52);(4)添加50.0%牛粪(C/N=18.83);(5)100%牛粪(C/N=14.89);(6)添加尿素1.39g(C/N=23.33);(7)添加尿素4.83g(C/N=19.52);(8)添加尿素5.61g(C/N=18.83);(9)添加尿素11.39g(C/N=14.89),来探讨不同调控C/N方式对于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同时,分析蚯蚓处理的有机废弃物中的理化属性,来探索造成该生长繁殖特征的原因以及探讨蚯蚓对物料处理后物料属性的差异,为利用有机废弃物培养蚯蚓的处理技术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试验前期,蚯蚓在不同调控C/N处理组中均能正常存活,并且在20-40天时,生长情况达到最优,其中以C/N为25.31、23.33、19.52处理蚯蚓生长情况最佳,有机调控处理在蚯蚓总体增重上更有优势,尤其是添加25.0%牛粪(C/N=19.52)处理中,蚯蚓总重量最大增重达到95.6%,而无机调控处理蚯蚓后期蚯蚓存活更为稳定。(2)蚯蚓繁殖方面,在培养时间到达40-60天时,蚯蚓繁殖状态达到最佳。随着C/N的增加,繁殖效果能得到提高,较高的C/N更有利于蚯蚓的产茧;有机调控处理与无机调控处理对比,无机调控处理中蚯蚓产茧期延后,并且繁殖效果不如有机调控处理。有机调控处理C/N为19.52和23.33最适宜培育蚯蚓。(3)培养蚯蚓后,物料的多种理化属性有着显著的变化,各处理的有机质和微生物量碳含量显著降低,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显著提高。有机调控处理和无机调控处理之间差异贡献率最大的指标分别有全氮、全磷、可溶性碳、微生物量碳和铵态氮。并且,在这些指标中,碳含量与氮含量是造成差异最为重要的指标,对蚯蚓的生长繁殖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