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此外,S-ALCL也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具有不同的临床预后及遗传学特点,其精确的分子分型对患者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收集70例S-ALCL病例,总结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原位杂交分别检测pSTAT3蛋白表达和DUSP22基因状态,探讨pSTAT3蛋白和DUSP22基因在S-ALCL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旨在揭示S-ALCL的分子分型及其临床病理特点。研究材料与方法:收集2010年2月-2018年12月70例S-ALCL标本,并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细胞标记、细胞毒标记、CD30、ALK、EMA及pSTAT3等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EBER,同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DUSP22基因状态。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S-ALCL各基因亚型之间的差异及预后,并分析pSTAT3的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临床特征:本组70例S-ALCL患者包括21例ALK+ALCL和49例ALK-ALCL,21例ALK+ALCL中,男女比率为2:1,中位年龄为34岁。其中淋巴结首发12例(57%);结外部位首发9例。49例ALK-ALCL,男女比率为2.5:1,中位年龄51岁。其中淋巴结首发31例(63%);结外部位首发18例。9例DUSP22+ALCL中,男女比率1:1.25,中位年龄46岁。其中淋巴结首发6例(67%);结外部位首发3例。统计学分析发现,ALK+ALCL较ALK-ALCL发病年龄低(P=0.002),其余临床特点,二者无明显差异。2、形态学特征:70例S-ALCL中,62例(89%)为普通型(其中21例ALK+ALCL,41例ALK-ALCL);4例为巨细胞丰富型;3例细胞减少型;1例印戒细胞型。对9例DUSP22+ALCL进行形态学观察,发现8例(89%)为普通型;1例(11%)印戒细胞型。3、免疫组化:在ALK+ALCL中,T细胞标记物CD3、CD2、CD5、CD7、CD4及CD8的表达率分别为29%、44%、47%、38%、75%及0%;在ALK-ALCL中,T细胞标记物CD3、CD2、CD5、CD7、CD4及CD8的表达率分别为65%、81%、54%、29%、96%及18%,统计分析发现,ALK+ALCL较ALK-ALCL更易丢失CD3(P=0.005)及CD2(P=0.006)。在ALK+ALCL中,细胞毒标记TIA-1和Gran B的表达率分别为100%及92%;EMA在ALK+ALCL和ALK-ALCL中表达率分别为94%及39%,统计分析发现,EMA在ALK+ALCL表达高于ALK-ALCL(P<0.001)。与S-ALCL其他基因型相比,细胞毒标记在DUSP22+ALCL中表达率较低。4、DUSP22基因分离检测:41例ALK-ALCL行DUSP22基因分离检测,9例(22%)病例检测出DUSP22基因分离。5、pSTAT3在S-ALCL中的表达:55例S-ALCL行pSTAT3免疫组化染色,其中33例(60%)S-ALCL病例pSTAT3阳性,其中14例(100%)ALK+ALCL阳性、18例(56%)双阴性ALCL阳性和1例(11%)DUSP22+ALCL阳性。6、预后分析:利用SPSS 17.0软件分析比较ALK+ALCL、DUSP22+ALCL、在所有ALCL和双阴性中pSTAT3阳性和pSTAT3阴性的预后,结果显示ALK+ALC比ALK-ALCL预后好(P=0.020)。DUSP22+ALCL预后和ALK+ALCL相近(P=0.593)。双阴性中,pSTAT3阳性ALCL较pSTAT3阴性ALCL有预后好的趋势(P=0.167)。结论:1、ALK+ALCL好发于年轻人,而ALK-ALCL好发于老年人,ALK+ALCL预后较ALK-ALCL好。2、DUSP22基因分离约占国内ALK-ALCL的22%,且在ALK-ALCL中作为一个有利的预后因素,DUSP22+ALCL预后与ALK+ALCL相近,故在日常病理工作中有必要行DUSP22基因检测来评估患者的预后。3、pSTAT3蛋白检测可能可以预测DUSP22基因的分离,即pSTAT3阳性时DUSP22基因分离阴性,故我们建议在ALK-ALCL中先检测pSTAT3蛋白,pSTAT3阴性时再行DUSP22基因分离检测,这样操作流程有利于节省时间和经济成本。4、pSTAT3阳性在双阴性ALCL中具有预后好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