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旅游产业蓬勃兴起,广大群众旅游行为从观光旅游逐步向度假旅游转变,旅游度假区在全国各省市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由于旅游度假区管理体制上存在主体法律地位不明确、权责界限不清晰、开发主体市场化程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及运营维护,制约了旅游度假区健康有序发展。本文以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为个案进行深入分析,应用整体性治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视角,探讨了我国旅游度假区管理体制优化对策建议。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历程及管理体制变迁。自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首批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始,我国旅游度假区大致可分为探索起步、蓬勃发展以及转型深化三个阶段,截止到2009年统计资料显示全国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已达到149个,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及山东半岛等地区,总体而言发展良好但开发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根据政府和企业在度假区管理机构中占据的地位不同,管理体制大致可分为混合型、政府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三种类型。随着旅游度假区建设运营的深入,管理体制也进行了适应性调整,主要表现为管委会实际受权的变化、管委会模式向传统行政区体制的复归以及企业主导模式向地方政府主导模式靠拢。然后对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进行个案研究,介绍成立背景、基本概况之后,详细讨论了“一个指挥部、一个管委会和一个开发公司”的管理体制,总结其成立三年多来在规划编制、土地储备、工程建设、招商引资以及舆情应对等方面的工作成绩,分析存在对发展阶段不适应、统筹协调不顺畅、事权关系不清晰以及联动结合不紧密四个方面的问题。接着分别以美国奥兰多迪士尼世界的瑞迪奎克改良区和国内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在详细分析各自特点及管理体制中的优势后,提出了同步建立权威性专门行政服务机构、清晰划分权责、协调周边区域联动发展、企业主导政府适当介入、开发经营权和规划监督权分置以及保持度假区与社区空间隔离六项案例启示。最后是应用整体性治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从适时调整管理体制、加强统筹能力建设、加快管委会职能转变、促进产城一体化四个方面提出了旅游度假区管理体制优化途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