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珍珠和她所受的批评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2006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作家赛珍珠(1892-1973)凭借她在30年代发表的一系列反映中国普通人的小说及其传教士父母生活的传记建立了自己的文学声望,其中包括小说《东风:西风》(1930),《大地》(1931),《儿子》(1932),《母亲》(1934),《分家》(1935),传记《放逐者》(1936)和《战斗的天使》(1936)。她先后获得了1932年的普利策奖、1935年的豪威尔斯奖和193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些大奖,犹如一把双刃剑,给她带来荣誉、财富和名声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攻击、批评和排斥,使她成为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这些批评主要来自美国文学界,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和西方女性主义评论家。   所幸的是,八十年代初重新掀起的“赛珍珠热”终于让文学界再次正视赛珍珠所受的不公对待。但目前的研究仅限于针对个体问题进行单方面研究,很少将此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找出共性的原因。   本篇论文将对赛珍珠的批评分类进行分析,找出赛珍珠的创作特点,重新定义其作为创作性作家的身份。第一章分析美国文学界一些作家和评论家对赛珍珠的批评,他们认为赛珍珠缺乏文学理论指导,选材过于狭隘。然而,我们对其文学作品的分析却显示她在文学理论上有着不同于美国主流文学的独特见解,此外她的作品还透视出人类共有的珍贵品质。第二章则讨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赛珍珠作品的评论。他们指责她描述中国普通百姓尤其是农民生活的小说扭曲了中国人的形象。通过分析她的中国小说及其对西方读者的影响,我们发现赛珍珠的作品不仅改变了十九世纪以来中国人在西方人眼中的负面形象,还使西方读者发现了中西方人民的共通之处。第三章树立了赛珍珠女性主义先驱作家的形象,指出西方女性主义评论家排斥赛珍珠是因为他们不能认同东、西方女性的共同点和赛珍珠笔下中国女性特有的争取权利的方式。   结论部分一方面总结全文,指出赛珍珠受到这些不公批评的原因就在于她以中国特色为主,体现人类共性的作品(universality colored with Chinese local flavor)不能被东、西方世界所接受;另一方面提到赛珍珠边缘作家的身份对她作品的影响,正因为身处两种文化的边缘地带,她的作品才会呈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特点。她一生为促进中西方交流而努力,却被人误解多年。笔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赛珍珠--这位中西方文化沟通的领路人一定能得到人们更为客观公允的评价。
其他文献
在新兴数字智能技术推动下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主流的无缝学习,为实现成人终身学习的广泛性、终身性提供了新契机:将终身学习的自主性与可选择性特点及无缝学习的正式学习与非
高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也是青年成长的重要园地,学生党员是我们党不断充实新鲜血液的重要来源。但长期以来,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这一内容,忽略了对学生内在积极性的充分调动与发展。根据我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我们大胆尝试让高年级学生党员担任班主任,协助辅导员工作,使学生直接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来。实践证明,它对增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对培养学生自我教
历史的车轮,总是在永不停息的奋进中书写进步和发展的轨迹。宏伟的事业,总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奋斗中不断向前推进。2007年10月21日12时24分许。人民大会堂大礼堂。在2200
陆定一在中宣部部长岗位上20余年,为党作了很多贡献,如果要问最大的贡献是什么,那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值此陆定一诞辰百年和“双百”方针提出50周年之际,党史理论专
以耕读文化、宗祠文化、民俗文化等为主要内涵的乡村文化之所以得到较好的接续,受益于其日渐形成的自治理体系,它所聚合的自主自治、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文化间相互共生及治理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行业的迅速崛起,高档微机价格越来越便宜,为计算机应用于煤炭行业的管理提供了条件。选煤厂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技术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强大,不仅取决于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硬实力”,同时也取决于其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也就是说,一个强大的国家,不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二十多年来,中国学者对于语言模糊性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显著特点就是大量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几乎所有重要的语言
目前,听力教学中十分强调自上而下的理解方法和听力策略的训练,而自下而上的理解方法却被相对忽略了.可是,大量研究表明,自下而上的理解方法才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和关键. 本文考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里克·沃尔科特由于其混杂的种族和文化背景,对自身文化身份的困惑和思索始于童年时期,且持续了几乎一生,因此其诗作总是触及加勒比人民的边缘化困境。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