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建立同时测定何首乌中多酚类、二苯乙烯苷类和蒽醌类等多组分的HPLC方法,优化提取工艺,评价不同产地的何首乌质量,构建其指纹图谱,为何首乌质量标准的制定或修订提供依据。2、评价不同产地的何首乌对小鼠的肝毒性差异,探究何首乌成分与肝毒性的相关性。3、建立同时测定UGT1A1温孵体系中胆红素及其代谢产物(胆红素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HPLC方法;研究何首乌及其组分对UGT1A1介导的胆红素葡萄糖醛酸结合的抑制作用,揭示何首乌引起黄疸等胆红素相关疾病或不良发应的原因和机制。方法1、HPLC法测定何首乌主要组分含量,色谱条件为Diamo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波长28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何首乌加热回流提取,考察提取溶媒(纯水、无水乙醇、75%乙醇和50%乙醇)、提取时间(0.5 h、1 h、2 h和4 h)、提取次数(一次和两次)对其含量测定的影响。2、何首乌小鼠肝毒性研究,昆明种小鼠随机分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实验组分别喂食不同产地的何首乌提取物,对照组给予普通鼠粮,分别于0、15、30天在小鼠眼眦静脉丛处取血,提取血清测定肝毒性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评价何首乌肝毒性,并分析不同产地何首乌中组分含量差异与其肝毒性(生化指标)的相关性。3、HPLC法同时测定胆红素及其代谢物的浓度,色谱条件为Diamosil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波长450 nm,柱温40℃,进样量100μL;建立UGT1A1重组酶介导的胆红素葡萄糖醛酸结合抑制的体外温孵体系,磷酸钾缓冲液(pH 7.4)、何首乌提取液或其组分(1100μM)、胆红素(0.22μM)、UGT1A1(12.5μg/ml)、丙甲菌素(0.022mg/mL)、氯化镁(0.88 mM)、UDPGA(3.5 mM),按一定顺序混合,37℃水浴温孵15 min,加入3倍体积冰冷的抗坏血酸甲醇(200 mM)中止反应;胆红素葡萄糖醛酸结合抑制以IC50标示。结果1、何首乌中9种主要组分分离度良好,进样精密度和方法重复性好(RSD≤2.98%),各组分室温48 h内稳定(RSD≤3.14%),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9种有效组分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4%103.12%,RSD≤4.08%;提取溶媒、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何首乌中各组分含量测定结果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产地的何首乌中主要组分的含量有明显差异,贵州、四川、山东、广东和陕西产地的何首乌药材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质量标准。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15天时平均血清生化指标(TBA和LDH除外)有显著升高(p≤0.01),30天时平均血清生化指标(LDH除外)有显著升高(p≤0.01);不同实验组小鼠肝毒性指标变化差异显著;较之其他实验组,实验组-1(广东)、实验组-6(山西)和实验组-7(河南)的主要生化指标升高最为显著;各产地何首乌中蒽醌类组分的变化与小鼠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和总胆汁酸(TBA)两项生化指标变化正相关(p≤0.05);3、样品中胆红素及其3个代谢产物的分离度良好,进样精密度和方法重复性好(RSD≤2.53%),各组分室温24 h内稳定(RSD≤2.38%),0.013μM浓度范围内胆红素线性关系良好(r 2≥0.9991),提取回收率≥92.48%,RSD≤3.65%;何首乌提取液(以大黄素作为标记物)、大黄素、二苯乙烯苷、大黄酸、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白藜芦醇、原花青素IC50分别为0.055、6.71、27.3、86.5、8.4、20、9.7μM。结论1、所建立的同时测定何首乌中多酚类、二苯乙烯苷类和蒽醌类等多种组分的HPLC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何首乌提取工艺以75%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h最佳;不同产地何首乌药材的主要组分含量差异较大,部分产地药材质量不合格;所构建的何首乌主要组分“指纹图谱”可用于何首乌质量控制和评价,并为何首乌药典标准修订提供参考。2、何首乌对小鼠具有肝毒性;不同产地何首乌对小鼠肝毒性有差异;何首乌中蒽醌类组分可能是其引起肝毒性的主要成分。3、所构建UGT1A1介导的胆红素代谢体外温孵体系稳定可靠,可以用于胆红素体外代谢及其调控研究;所建立的体外温孵体系中胆红素及其代谢产物浓度测定的HPLC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其体外研究时的浓度检测;何首乌对人UGT1A1介导的胆红素葡萄糖醛酸结合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所含的大黄素是其引起肝毒性的主要成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