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谣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传媒,亦是新媒体时代传播较广泛的信息。大学生作为网络媒体的主力军,经常会在网络中接触到谣言。网络谣言迷惑性强、病毒式的传播扩散对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作为媒介素养的一项关键指标,研究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的影响因素,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线上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在问卷星中共收到407份有效问卷。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地阐述了谣言的定义和特点、大学生接触较多的谣言内容、大学生接触谣言的途径和接触谣言后的态度。重点研究了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本文共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谣言、媒介素养的定义。通过绪论部分的介绍,笔者初步了解到目前谣言的发展状况及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的研究现状,为接下来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大学生接触较多的谣言内容。笔者结合各研究报告的统计结果了解到,以90后为代表的大学生是注重养生的一个群体,他们喜欢娱乐且经常在热点事件中发声。基于此,本文主要将大学生接触较多的谣言内容划分为三类,即:健康养生类、娱乐类和失实报道类。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大学生接触谣言的途径。本文主要选取以上大学生接触较多的三类谣言内容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大学生接触谣言的主要途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要通过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或网站、线下人际交流和传统媒体接触到谣言。并且,大学生在网络中接触的谣言居多,其次为线下人际交流,再次为传统媒体。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大学生接触谣言后的态度,经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接触谣言后的态度主要包括:置之不理,一扫而过;不假思索,快速转发;慎重思考,追根溯源。除此之外,第四章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的因素有哪些。笔者共收集到407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问卷,经归纳整理后,根据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的变量类型与数据分布态势建立回归模型,并采用SPSS中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出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与大学生的学历、课外阅读的数量、是否加入辟谣群、获取信息的渠道、上网获取信息的平台、关注信息的类型等存在显著相关性。最后,笔者总结了此次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作出研究展望。第五章主要针对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的影响因素及不同类型谣言的特点,提出了大学生提高谣言辨别能力的措施。如,提升科学素养,关注新闻时事,加强信息交流,提高阅读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