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许多经验和成果。但是学生的健康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国家对青少年学生健康状况非常关心,多次强调要把增强青少年体质提到重要位置。而要增强学生体质,学校体育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卫生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术和技能,提高他们的体育兴趣,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进而使“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深入人心,提高全民族的身心素质。
本课题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形成、内涵及南京地区普通高校在学校体育中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情况做了全方位的调查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第一”思想首次提出的是人民领袖毛泽东。当时的“健康第一”思想主要是针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学生健康状况极差的现状提出来的,与“增强体质”词异义同,含义一致,而与现代“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有着一定的区别。直到1999年6月13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现代意义的“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才真正的诞生。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理论是在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校体育任务之所在、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下形成的。“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内涵首先是指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都要以学生的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是指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都要对学生的健康负责,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应责无旁贷地对学生健康承担起自己应当承担的并且能够承担的那一部分责任。
南京地区各高校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生体育健康观念不断增强,体育课受欢迎程度不断增加,但在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高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够;教师方面的量少质低、因循守旧、不思求变等;学生自身对体育课不感兴趣、课外体育锻炼少、对体育重视不够;场地器材匮乏等原因。针对落实不力的原因及存在的主、观客条件,我们应提高健康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如:提高师德修养、调整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综合能力;激发学生体育兴趣;足够的物质保障;完善的法律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