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师范院校通识教育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8x8x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识教育又叫博雅教育,旨在培养更加全面性的人才。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特别强调通识教育,旨在消弭大学专业化、特殊化的对立,拉近人与社会、历史的距离。深受美国通识教育的影响,台湾高等学府的通识教育可以追溯到2959年东海大学创校即推动的通识教育。一直到1985年,台湾全面实施通识教育,其发展又迈上了新的里程。1995年,台湾相关教育部门官方报告揭示未来台湾教育的十大核心之一就是人文精神,又因通识教育正是旨在提高学生思考的深度以及加强社会、文化与学术不同部门的联系,因此通识教育顺理成章地成为台湾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笔者亲赴台湾获取的有关通识教育的第一手资料,重点介绍有关彰化师范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相关内容,并且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进行科学材料分析以构建有关台湾师范院校的基本通识教育系统。本文采取层级递进地方式分析有关台湾师范院校的通识教育,主要分为四大章内容。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笔者为何选择通识教育毕业论文为主题,详细地介绍了文章的研究动机。在综合分析各项文献之后,理清目前台湾与大陆通识教育的文献研究成果,为本篇论文的写作积累丰富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为文章的发展构建清晰的脉络。同时,针对本文非常重要的两个慨念做准确界定。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台湾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情况,文章以分层递进描述,从一般到特殊,从台湾通识教育到台湾师范院校的通识教育,详细介绍有关通识教育特别是有关台湾师范学院的通识教育历史,目的是希望让读者对通识教育有更加直观的感受,以史为鉴。第三章是文章的重中之重,本章从彰化师范大学着手,介绍了校史与通识教育发展的情况,围绕本校通识教育的课程、在彰化师范大学师资培训中的角色、本校通识教育的规章制度建设做了详尽地分析论述。最后结合对本校学生的访谈,对该校通识教育做了简要评价。第四章主要记录了笔者对台湾师范院校通识教育的思考,无论是最初的兴趣,还是之后花心思地分析,笔者着笔该文的最终目的还是期待本文可以在研究台湾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分析出有关台湾通识教育的启示,将这些启示从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大陆师范院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另外,值得—提的是为了亲身体验台湾通识教育课程,获取论文相关研究资料,笔者亲赴台湾学习半年。因此论文相关资料的真实性高,新鲜感强。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取了文献法及调查法。在文献方面,笔者主要参考目前台湾本土有关通识教育的第—手资料,同时结合大陆对台湾通识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且细致的分析。在实践方面,笔者以国立彰化师范大学为研究对象,亲赴该校体验其通识教育课程,参与教学现场,获取第一手现状调查。同时,笔者就彰化师范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状况,对在校生代表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本校通识教育的认识,进而分析出彰化师范大学通识教育的特点与不足。因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本文研究方法的一大特色与亮点。
其他文献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致死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累及脊髓前角、脑干、大脑皮质锥体细胞,即上、下运动神经元,导致进行性肌肉无力。ALS被认为是一种多基因及环境因素
目的近年来,抗肿瘤免疫治疗作为手术、化疗、放疗后的一种重要辅助治疗手段,日益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已在多种肿瘤的临床治疗试验中呈现出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然而,抗肿瘤免
美国五角大楼近日公布了一段关于蜂群无人机的视频资料.这种3D打印微型无人机既可以由F-16和FA/18战机发射,也可以由地面投掷或像弹弓一样发射升空.它们拥有情境意识和能力,
通过测定金叶榆不同叶位叶片的色素含量和光合生理参数,旨在研究其叶片的呈色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叶绿素a、b含量从顶梢向下逐渐升高,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含量及色差参数L、a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现阶段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专门针对交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对交通运输类人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已走过70年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由于中国制度安排的特殊性,使中国形成了一条独特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其鲜明的特色就是政府的主导性,两大制度背景就是户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办学层次逐渐提高,办学规模逐渐扩大。但是在具体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矛盾和问题。本文就中外合作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逐渐开始关注感恩——这种被文化和大众推崇却又长期被学者所忽视的积极品质,尤其是对大学生感恩现状的研究,以及感恩与道德的
建设“双一流”高校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加快,为了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助力学校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这就要求高校研究创新视域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路
近十余年来,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形势之下,“保证高等教育品质”成为许多国家(地区)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及适应国际化大众化需求的最佳武器,各个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相关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