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 SCC)是仅次于基底细胞癌(BCC)的世界第二常见恶性皮肤肿瘤,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紫外线照射、烧伤(外伤)、癌前期皮肤病、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等可能与本病发病相关。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激光、冷冻等。对于面积较大、已发生转移或发生于特殊部位的患者常无满意治疗措施。伊曲康唑是常用的抗真菌药,近年来,研究显示伊曲康唑对基底细胞癌、黑素瘤等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对宫颈鳞癌细胞有抑制作用。由此,我们推测伊曲康唑对c SCC也可能有一定抑制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索伊曲康唑对c SCC细胞株SCL-1细胞的影响,为c SCC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1.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伊曲康唑作用前后SCL-1细胞的形态学改变。2.CCK8实验检测伊曲康唑对SCL-1细胞的抑制作用;将等量SCL-1细胞悬液置于6孔板中培养,待细胞贴壁后(约8h),在每孔中加入伊曲康唑,使其浓度为0μM、1μM、2μM、4μM、8μM,分别于0h、24h、48h、72h、96h进行CCK8检测。测定OD值,计算细胞抑制水平。3.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收取处理时间分别为12h、24h和36h的各组细胞,上机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1.对照组细胞呈多角形,形态饱满,可见胞内细胞器及大的细胞核,细胞贴壁生长,连接紧密。实验组细胞部分变圆、部分呈长梭形,体积缩小、明亮;细胞膜破裂,细胞器及细胞核流出,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培养液中悬浮大量死亡细胞碎屑。除此之外,镜下还观察到一种特殊的“菊花样”结构由细胞核流出。2.CCK8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OD值随时间延长不断增高,细胞生长曲线近似于“s”形;实验组OD值先增高后降低,细胞生长曲线接近于倒“v”形;在72h时,2μM和8μM组OD值及抑制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96h时,2μM和4μM组OD值最低,抑制率最高,两组OD值及抑制率无显著差异(p>0.05)。3.伊曲康唑处理12h、24h、36h时,未发现明显的细胞凋亡峰;但细胞坏死率随时间及药物浓度增加而升高。结论:1.伊曲康唑对SCL-1细胞有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2.随时间延长,伊曲康唑对SCL-1细胞的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不呈正相关。3.伊曲康唑对SCL-1细胞的凋亡无明显作用,但能促进细胞坏死。其抑制SCL-1细胞增殖及促进其坏死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4.与既往的细胞死亡方式不同,“菊花样”细胞核内容物的流出是本实验中死亡细胞的特征表现,这有可能是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