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风筝”皮下蒂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的继发性缺损,探讨该类皮瓣修复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为其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21~83岁面部皮肤肿瘤患者106例设为研究对象,设为皮肤肿瘤组。根据皮肤病灶的形状将其圆形切除,在邻近缺损的一侧设计并制作以皮瓣正下方或两侧的皮下组织为蒂的三角形“风筝”皮瓣,将皮瓣向缺损区推进并填补缺损。术中测量缺损的直径和皮瓣的长度。术后6个月按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对瘢痕进行评分,与92例同期在我科行皮下肿物切除术的患者(设为皮下肿物组)的瘢痕评分进行对比,皮下肿物组均做直线形切口(皮肤无缺失)、切除肿物并缝合。对两组瘢痕的评分、皮肤肿瘤组术中测得的缺损直径及皮瓣长度进行统计分析,记录皮肤肿瘤组的随访情况。结果1、入选的106例皮肤肿瘤患者共106个皮瓣,全部成活,无“猫耳”畸形,随访6个月~2.5年,均未见肿瘤转移和复发迹象。皮肤肿瘤组与皮下肿物组的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瘢痕的评分平均值分别为1.25分、1.14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风筝”皮下蒂皮瓣可修复面部缺损的面积分别是:眉弓为(1.27~3.91)cm2;下睑为(0.54~1.25)cm2;鼻面沟为(0.69~4.91)cm2;鼻唇沟为(0.50~1.58)cm2;颊部为(1.91~9.62)cm2;耳前区为(1.35~4.95)cm2。3、“风筝”皮下蒂皮瓣的长度与缺损直径的比值是:眉弓为1.76~2.26,下睑为1.51~2.03,鼻面沟为1.62~2.5,鼻唇沟为1.50~1.98,颊部为1.80~2.34,耳前区为1.51~2.03。结论1、采用“风筝”皮下蒂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遗留的瘢痕与直线形切开皮肤(皮肤无缺失)并缝合所造成的瘢痕差异不显著,切口瘢痕小,皮瓣取材方便,血运可靠,对于因张力过大不适合直接拉拢缝合的皮肤缺损,或直接拉拢缝合可能引起面部器官移位畸形的皮肤缺损,是一种可靠的修复选择。2、根据结果,(0.50~9.62)cm2之间的面部圆形皮肤缺损,使用“风筝”皮下蒂皮瓣修复,可取得满意效果。3、“风筝”皮下蒂皮瓣的长度设计为缺损直径的1.5~2.5倍较为合理,皮瓣既能完全修复缺损,遗留的瘢痕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