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森林分类,建立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经营体系,是我国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迈进的重要标志。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改变传统经营理念,实行经营管理科学决策,制定科学的战略经营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现代林业建设进程中以森林培育为基础的森林分类经营的重要任务。 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是集科学研究、生产经营、产业开发为一体的国家级林业中试基地,本文以热林中心为研究对象,对森林分类系统、原则以及分类经营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利用各种数据统计方法分析评价分类经营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结合该中心发展和经营现状,分析在分类经营和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方面的建议。 本文研究结论如下: (1)在森林分类区划方面,热林中心对商品林与公益林的区划不尽合理。调查区内公益林面积4935.1hm2,占中心森林和灌木林总面积的30.82%;蓄积112825m3,占全中心活立木总蓄积的8.33%。商品林面积11079.7hm2,占全中心森林和灌木林面积的69.18%,蓄积1242097m3,占全中心活立木总蓄积的91.67%。公益林与商品林的面积、蓄积量之比分别为2:5、1:11,商品林为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公益林蓄积量和面积相对较小,林分结构简单,公益林生态、社会功能受到限制。 (2)在森林分类经营技术措施方面,在商品林中建立了珍贵优良阔叶树示范基地,开展人工纯林阔叶化改造,营造针阔混交林、“阔阔”混交林、阔叶纯林。珍贵优良阔叶树种红椎、西南桦、米老排、灰木莲等树种造林成活率均达90%以上,造林当年高生长量达1m以上,生长量大大超过马尾松和杉木,适合培育优质大径材,阔叶树与针叶树的比例已从不足1:9调整到现在的近3:7,森林活立木蓄积量已从860000万m3提高到1360000 m3。马尾松采脂基地主要从密度控制入手,第15年间伐后保留株数600-675株/hm2;短轮伐期工业原料与速生丰产林在选用良种的同时,为避免营造速生桉树对地力的影响,同时解决桉树换茬问题,采取混交林营造方式、“双龙出海”的造林模式,在桉树萌芽林下套种格木、降香黄檀、红椎等。公益林经营方面,将部分现有灌木林或针叶纯林防护林改造为阔叶树纯林或针阔混交林;对实验林进行立地选择、壮苗繁育、细致整地、合理密度、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经营技术的组装优化,母树林和种子园技术关键是进行林分选择、间伐、合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以解决优质种源问题。 (3)在森林分类经营的效益方面,热林中心商品林中优良珍贵树种平均经济总收益达到734.9万元/hm2,马尾松采脂基地年平均产值超过700.0万元,经济林经济效益预算2006年至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1838.1万元;优良树种示范林基地、马尾松采脂基地、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与速生丰产林基地、经济林种植基地等建设已成为中心核心发展项目。公益林在调节大气上生态效益折合成经济效益达到4763/hm2.a,保肥制肥3398元/hm2.a,防洪防旱868元/hm2.a, (4)中心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分为经济利用、生态利用和社会利用三方面。经济利用价值上,相关产业如木材厂、松脂厂等地区经济上得到快速发展,并规划实施了胶合板、复合木地板,中密度纤维板,松脂松香加工,龙眼和八角深加工项目等,其中胶合板、复合木地板项目年销售收入6000万元,年利润800万元,投资回收期4.5年,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年产值6000万元,年利润900万元,年创利税200多万元,投资回收期2年,为整个中心带来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生态价值上,主要利用了森林生态保护功能、森林生态旅游以及其林水资源的利用等,尤其伏波山泉水属低钠、低矿化、偏硅酸型优质天然泉水,是广西发现的最好的天然饮用水之一,日生产能力可达5000桶,年利润达56万元。社会价值上,主要考虑其集体林区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科普教育功能,对周边经济收入产生的影响以及其为提高周边社区群众生态意识做出的贡献。 (5)通过对热林中心的分类经营分析,发现运营与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包括分类区划不尽合理,部分林业培育技术尚不成熟,开发利用不够深入与技术不够完整等,认为应根据不同林分的特点进行森林区划,调整商品林和公益林的比例,加强公益林的经营管理力度,对商品林进行合理改造,发展针阔混交林,开展林木施肥技术、不同生长阶段的密度控制技术、混交林树种间密度调控技术以及林木修枝整形技术等试验研究,调整间伐和采伐的时期和强度,最大限度地挖掘生产经营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