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书局作为中国近代民营出版业的代表,在保存历史文化典籍及出版各类书籍方面有着很大的贡献,特别是在教科书的印制与全国发行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华书局发行的书籍刊物启迪了几代中国人的思想。抗日战争作为近代中国抵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因其时间的持续性与战争的破坏性对近代中国的格局变动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中华书局在抗日战争的冲击下,通过采取各种应对措施获得生存空间并谋求发展,体现了一家出版社对复杂战争环境的应变力和针对战争创伤的修复能力。“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当前的出版行业处在数字化大发展的社会变革中,数字技术带来了出版行业的诸多变革与生机的同时也对当前出版行业的发展提出许多新的问题。这其中包括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在交锋中如何生存,传统出版业和数字出版业未来的人才培养等。出版行业在面对这种突如其来并将持续下去的行业变革时应当怎样发展成为了可供探讨的话题。中华书局面对抗日战争炮火的考验与在战争中的文化担当可以为当今众多出版社在面对出版业数字化的冲击大潮时提供一些经验。本论文集中对中华书局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整体状况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通过整理了中华书局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经营状况与地域变迁情况,从横向与纵向的角度来理解中华书局在战争中的生存策略。归纳出这一时期中华书局所具有的地域迁移性、书籍出版和保存传统文化典籍的持续性以及处理工人斗争过程的复杂性的特点。最后,综合前文的分析得出中华书局作为一个民营出版社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贡献。结合当前的出版环境与中华书局的发展策略提出当下出版社的发展建议。论文共包含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当前学术界对中华书局的研究和研究的方法与创新点。重点归纳了当前学术界对中华书局研究的情况并突出了抗战时期中华书局研究的典型性;第二部分详细分析了抗战时期中华书局的基础与环境。通过对中华书局在抗战前的发展情况和抗战前的出版大环境进行梳理,明晰了抗战时期中华书局的发展背景;第三部分是对抗战时期中华书局的发展全貌进行横向与纵向的综合分析。通过横向分析抗战时期中华书局的董事会、股东会制度,中华书局在这一时期的出版、印刷、发行业务,抗战时期中华书局各分局的发展情况以及抗战时期中华书局工人罢工与复工情况,全面的把握抗战时期中华书局的经营业务和管理状况。通过纵向分析抗战时期中华书局总办事处从上海到香港再到重庆的搬迁过程来把握抗战时期中华书局的历史变迁并分析上海,香港和重庆作为抗战不同时期出版中心的变化过程。第四部分是通过对抗战时期中华书局横向与纵向发展情况综合分析后得出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华书局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第五部分是在分析抗战时期的中华书局生存与发展的历史变迁的基础上,总结中华书局在抗战时期的作用并对当前形势下的出版行业提出包括内容制造,领导者素质,集团化经营,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建议;第六部分是结语。回顾全文内容,从抗战时期的中华书局及其历史变迁过程对现代出版业的发展提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