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态反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又称为过敏性鼻炎,为机体对某些变应原敏感性增高而发生在鼻腔黏膜的变态反应,也是呼吸道变态反应常见的表现形式,有时和支气管哮喘,薵麻疹同时存在。一般认为变态反应性鼻炎的发病与机体免疫有关,它属于1型变态反应,即速发型变态反应。其主要病变为鼻黏膜上皮下,基底膜和腺体之间毛细血管扩张和渗透性增加,导致水肿,同时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变应性鼻炎临床以上以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清涕为主要表现,其特点是阵发性和突然发作,起得快,遇天气变化或早晚时间易发作,检查见鼻腔黏膜苍白或灰淡,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占全部鼻炎的40%左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青少年。一年四季均可随时发病,以秋冬气候改变时为多见,或在气候突变和异气,异味刺激时发作。其发病率近20年有显着增加趋势,国外统计其发病率在2%~20%,平均为10%左右。美国尤为常见,现有鼻变应性患者1500万左右。我国发病率更高为37.74%,变应性鼻炎患病率为正常人群的6.32%。而变应性鼻炎属于中医的”鼻鼽”范畴。 中医学有极其悠久的历史,对变应反应学有很补素的认识。古籍《淮南子.修备训》一章中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载。从现代变应反应学观点来看,神衣一日所遇的七十毒中,必然可能有食物的变态反应存在。相传神衣于公元前2000年已告诫人们“孕妇应忌食马肉,食后可能引起皮肤的恶疮”。这一现象,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无疑属于食物变态反应一类。故至今西方的一些变态反应学者,均认为中国人是食物过敏的最早发现者。 变应性鼻炎中医称为鼻鼽,又称鼽嚏,鼽鼻等,中医很早有鼻鼽的记载,如在西周《礼记。月令》中有记载:“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认识到本病的发生和气候变化有关系。《素问。宣明五气论篇》有:“肾为欠,为嚏”,认为肾有病会打哈欠和喷嚏。到隋代,明确地提出了鼻鼽的病因病机,《诸病源候论》说:“肺气通于鼻,其藏有冷,冷随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液不能自收。”认为肺脏有冷,冷气侵鼻而发病。汉代的《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有数条以麻黄为主药的方剂如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等治疗咳喘,到目前为止西医学用提取的麻黄素或人工合成的伪麻黄碱等治愈咳喘,均源出于麻黄。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原因有二:一是内在因素,多为脏腑功能失调,主要是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