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明减氮增密对上部烟叶可用性及烟叶结构的作用机理,本文以‘云烟87’为材料,设置4种栽培模式:传统种植模式CK(13 500株·hm-2,150 kg·hm-2)、减氮模式T1(13 500株·hm-2,135 kg·hm-2)、增密模式T2(16 500株·hm-2,150 kg·hm-2)和减氮增密模式T3(16 500株·hm-2,135 kg·hm-2),于2017年在湖南省衡阳市常宁进行。通过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烟叶的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物理特性、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上部8片叶各叶位的等级结构、经济效益和感官质量,探讨了减氮增密对烤烟上部烟叶可用性及烟叶结构的影响,为寻找彰显浓香型风格特征的优质烟叶栽培组合措施提供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与传统种植模式比较,减氮模式T1、增密模式T2和减氮增密模式T3均显著降低了烤烟中部叶和上部叶净光合速率,降低幅度在8.12%30.76%范围内,且主要受非气孔限制。但对下部叶净光合速率影响却不一致,其中减氮模式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增密模式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而减氮增密模式净光合速率变化不显著。这3个种植模式的下部叶净光合速率主要受气孔限制。(2)与传统种植模式比较,减氮模式T1、增密模式T2、减氮增密模式T3均降低了上部烟叶的叶片厚度、叶质重和单叶重,对含梗率和开片度影响不显著。T1、T2和T3的叶片厚度分别降低了11.00%、8.14%、13.15%,叶质重分别降低了7.80%、6.96%、10.98%,单叶重分别降低了7.80%、7.37%和13.57%。(3)与传统种植模式比较,减氮模式T1、增密模式T2、减氮增密模式T3上部8片叶采收前1天的SPAD值明显降低,其中T3处理降低最明显,降低范围为9.25%22.10%,且差异显著。烤后上部烟叶外观质量评价中,T1、T2和T3的叶片厚度明显降低,疏松程度明显增加,外观质量得到改善。T1和T3的上部倒数第12位叶的成熟度明显提升,均为“成熟”,且油分增多,而T2的无明显变化。上部倒数第38位叶中,T1和T2的油分均为“有”,身份为“厚中等”,结构为“稍密疏松”,色度为“强中”,而T3的油分为“有”,身份为“稍厚中等”,结构为“稍密疏松”,色度为“中”。(4)与传统种植模式比较,减氮模式T1、增密模式T2、减氮增密模式T3均降低了上部叶烟碱含量,增加了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使糖碱比和氮碱比更接近适宜范围。其中T3的上部叶淀粉、总氮、氯的含量明显降低,石油醚提取物的含量明显提高,糖碱比和氮碱比分别为5.16和0.77,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在感官质量评价中,杂气和刺激性明显降低,香气质和香气量明显提高,浓香型风格特色突出,可用性增强。(5)与传统种植模式比较,减氮模式T1、增密模式T2、减氮增密模式T3均提高了上部8片叶烟叶结构。在倒数第12位叶中,T1、T2和T3的B2F烟叶比例分别提高了(14.0214.97、7.218.01、15.9117.34)个百分点,在倒数第6位叶中,CK未出现中部叶,但T1、T2和T3的中部叶比例已高达8.18%20.00%,而其他叶位的等级结构也比CK要好。总体上,T1、T2和T3上部8片叶的(B1F和B2F)烟叶比例平均提高了5.11%、2.11%和10.26%,(C2F和C3F)烟叶比例提高了2.36%、1.13%和1.71%,杂色烟比例降低了5.37%、2.60%和5.17%,全株的上部叶比例降低了3.48%、3.69%和8.91%,中部叶比例提高了2.52%、4.70%和6.81%,烟叶结构明显优化。减氮和增密对烤烟群体结构和个体发育均产生重要的影响,二者互作改变了烟株群体大田生长的生态条件,从而影响了烟叶的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促进烟叶成熟,改善了烟叶外观质量,协调了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对烤烟等级结构的优化、产质量的提高和烟叶感官质量的发挥均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