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评价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调节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潜在方法和途径,进而为太极拳的普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福建中医药大学一、二年级大学生招募合格的志愿者206人。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二组,其中太极训练组103人,空白对照组103人。太极训练组由校体育部具有5年太极拳教学经验的体育教师带领练习太极拳。空白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太极训练组每次集中练习60分钟,每周练习5次,持续12周。两组均随访12周。研究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定自我效能、SCL90自评症状量表评定心理症状、舒尔特方格量表评定注意力、知觉压力量表(CPSS)评定知觉压力、自尊量表(SES)评定自尊、心境状态量表(POMS)评定情绪与情感、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评定生存质量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睡眠质量,分别于干预前、干预结束、随访结束各评定1次。结果(1)干预结束较干预前比较,太极训练组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有一定提高,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416)。随访结束与干预结束比较,太极训练组GSES评分无明显变化。研究结果无性别差异。(2)太极训练组干预结束较干预前、随访结束较干预结束相比,SCL90自评症状量表评分均有降低,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2,0.380)。从分性别结果比较发现,在随访结束时,女性SCL90自评症状量表评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7<0.05)。(3)太极训练组在干预前后舒尔特方格量表评分呈降低趋势,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876,0.536)。研究结果无性别差异。(4)太极训练组干预结束较干预前比较,知觉压力量表评分无明显增高/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太极训练组随访结束较干预结束比较,知觉压力量表评分有一定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8)。研究结果无性别差异。(5)太极训练组在干预前后自尊量表评分无明显增高/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3,0.641)。研究结果无性别差异。(6)太极训练组与空白对照组在干预结束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心境状态量表评分均有增高,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438)。随访结束与干预结束比较,两组心境状态量表评分均有降低,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492)。研究结果无性别差异。(7)在干预前后,太极训练组与空白对照组在生存质量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从分性别结果比较发现,在随访结束时,男性生存质量环境领域评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7<0.05)。(8)太极训练组干预结束较干预前比较,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提高较空白对照组不明显,但无显著差异(P=0.588)。随访结束较干预结束比较,太极训练组PSQI评分无明显改变。研究结果无性别差异。结论1太极拳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自我效能,减轻心理症状,促进训练者注意力的提高,改善睡眠质量,直接有效的减少或避免心理不健康因素的出现。2太极拳对大学生的知觉压力、自尊、生存质量各领域、心境状态无显著的改善与提升,可能与研究对象为健康大学生,影响结果的凸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