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丽·坦皮斯特·威廉斯(1955--)是美国著名的自然文学作家和博物学家。作为一个生态意识非常浓厚的文学作家,其生态主张强烈而鲜明。她的生态小说创作充满了她对其所处时代和地球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思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蓬勃发展的反对核武器运动与环保运动也在她的作品中留下了痕迹。威廉斯的小说《心灵的慰藉:一部非同寻常的地域与家族史》出版于1991年,是她最畅销、影响最大的一部小说作品。该书创作内容包含了对美国西部原始湿地里动物的生存状态的呈现、对她所生活的地域和她的家族女性所受到的癌症创伤的记录以及人们在大自然中寻求慰藉时人的精神的复活的描写与表达,文本中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现实意义,清晰地传递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以及对小说表达方式方法的创新。目前国内外对于该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伦理、生态批评、原型批评理论、生态女性主义、物质女性主义体裁法、二分法等方面,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对其分析的论文及著作凤毛麟角。本文以赫伯特·马尔库塞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其资本主义科技异化理论、资本主义消费异化理论、资本主义艺术异化理论和爱欲解放论这四方面的内容为切入点,对《心灵的慰藉:一部非同寻常的地域与家族史》进行解读。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威廉斯的文学成就和小说《心灵的慰藉:一部非同寻常的地域与家族史》的内容,以及国内外对《心灵的慰藉》的研究和评论,进而点明本文的研究意义:揭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产生的实质原因;唤起公众保护公共环境和个人健康的意识,并找出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案;探讨《心灵的慰藉》对癌症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心理创伤治疗的文学价值。第二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详细阐述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强调的“弱人类中心主义”与马尔库塞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单向度的社会”与“爱欲解放论”理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既反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功利性,又反对生态中心主义,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最终不可超越,主张科学的“弱人类中心主义”;发达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是一个过度极权的单向度的社会,资本主义科技异化、消费异化、艺术异化造成了整个社会全方位的单向度;马尔库塞主张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非压抑性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第三章主要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角分析了威廉斯“人本主义”的生态观。首先,威廉斯认为大自然充满了经济价值与审美价值,主张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其次,威廉斯对资本主义社会表达了强烈的控诉,她认为资产阶级一味地追求剩余价值是导致生态问题的根源,通过分析工具理性控制下的科技异化、社会批判的丧失和被全面管理的话语权等社会控制新形式,剖析了生态问题背后的社会制度问题。第四章主要论述了《心灵的慰藉》中的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描述了人们的错误行径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社会盛行的“控制自然”的文化观念和异化消费观念、资本主义技术过度使用、核武器过度开发、资本主义矛盾向生态危机转化等方面的影响。资本主义的科技异化、艺术异化及消费异化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不仅给自然环境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而且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自然的威胁,人类的健康也受到了环境污染的影响。第五章着重分析了《心灵的慰藉》中人们对生态回归的积极探索,论证了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辩证关系,并描写了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部分人类的态度渐渐由激进的人类中心主义转变为对自然的热爱和怜悯,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并最终通过忏悔和救赎回归到大自然这个大家庭中来。这不仅是生态问题的一大进展,更是人性的进步。基于以上研究,结论部分指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威廉斯的《心灵的慰藉》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该理论不仅有助于挖掘出威廉斯的生态思想,凸显其文学创作的生态价值与文学价值,而且为生态文学批评的发展提供了更强大的理论资源,促使人类将生态问题的关注上升到社会制度、生产技术和消费方式层面,让生态文学批评观念真正奠基于人与社会生活。该研究有助于敲响生态危机的警钟、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黑暗、揭示工业文明下的人性冲突、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也为人类探寻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提供了珍贵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