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对红皮云杉幼龄林木生长及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mg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是北方重要的造林树种,其初期生长缓慢。施肥是促进林木生长的重要营林措施,其对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均有显著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对红皮云杉10a幼龄林木施(氮、氮磷和氮磷钾)肥,研究施肥条件下林木生长、根系菌根侵染率以及叶片解剖特征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变化的响应,揭示施肥对红皮云杉幼龄林木生长的影响机制,对建立有效促进红皮云杉幼龄林木生长的施肥抚育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1)生长季施肥提高了红皮云杉幼龄林木树高和地径的年生长量,增加了叶片叶肉组织面积、转输组织面积、树脂道腔面积和韧皮部面积,降低了菌根侵染率和土壤酸碱度,提高了土壤不同土层的有效磷含量。各种施肥措施中,施NPK肥的效果最佳。施NPK复合肥一个生长季后,幼树地径、树高分别比未施肥对照高出47.04%和14.55%,两个生长季后幼树地径、树高分别增加了 23.88%和10%。(2)与生长季施肥相比,秋季施NPK肥提高了红皮云杉幼龄林木的树高、地径和冠幅的年生长量,使叶片内皮层面积、叶肉组织面积、转输组织面积、维管束面积、木质部面积、韧皮部面积和树脂道腔面积增加,但对林木的菌根侵染率和林下土壤养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秋季施肥后幼树地径、树高分别比未施肥的对照高出37.66%和70%,比生长季施肥高出13.98%和36%。(3)与单一的透光抚育措施相比,生长季施肥与透光抚育耦合处理提高了红皮云杉幼龄林木地径的年生长量,促进了叶片解剖结构的变化,降低了土壤酸碱度和菌根侵染率,提高了 0-20 cm 土层全碳、全氮、有机质、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生长季施肥与透光抚育耦合处理后,施NPK复合肥幼树地径、树高分别比未施肥的对照高出10%和23.88%,比单一施NPK肥处理高出13.49%和5.12%。(4)生长季施肥改变了林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真菌群落组成。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是施肥条件下林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群落。在根际土壤中,各种施肥处理均导致了子囊菌门丰度下降和担子菌门丰度提高。在非根际土壤中各种施肥处理的效果存在差异:施N肥和施NP肥降低了子囊菌门丰度,但提高了担子菌门丰度,而施NPK肥的作用则相反。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根际土壤的真菌丰富度指数均高于非根际土壤,但多样性指数均低于非根际土壤。各种施肥处理中,施N肥获得的根际土壤中真菌丰富度指数最高,而施NP肥的根际土壤中真菌多样性指数最高。施NPK肥提高了非根际土壤的真菌丰富度指数,而降低了多样性指数。综上所述,本文发现施肥可以促进红皮云杉幼龄林木生长,透光抚育结合施肥的促进效果最佳;施肥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以及土壤真菌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减低土壤酸碱度和林木菌根侵染率;为适应施肥条件林木增加了叶片疏导组织面积、提高了养分运输效率。本文阐述了施肥促进红皮云杉幼龄林木生长的影响机制,为建立便于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红皮云杉幼龄林木生长的施肥抚育措施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经过多年的实践,由不成熟发展到较为成熟,到目前已经拥有了较为完善的环评体系,已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法律制度。"生态文明"的提出,为环境
基于相位辅助的三维测量由于其测量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随着应用需求和技术的发展,三维数字化呈现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自动、快速的获得三维模型是
中职生年龄大多处于15-18岁之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会给自身带来诸多心理矛盾和困惑,将心理疏导融入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能够减少中职生心理
城镇化作为我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方针,将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确保经济持续增长等方面扮演无可替代的角色,但是城镇化的过程也同时伴随着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诸多问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具有很高的经济栽培价值的植物之一。由于油茶生长较慢,通常3~5年才能挂果,有所收益。所以在油茶生长期间,
选取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培育试验站经天然林窄带状皆伐后次生林及其营造的29年生:红松纯林(Pn)、长白落叶松纯林(L)、红皮云杉纯林(Pc)、水曲柳纯林(F)、黄檗纯林(Ph)、胡桃楸
木质残体(Wood debirs,WD)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作为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的栖息地和食物的来源,可以为生态系统储存能量、营养物质和水分,同时也是调节水流和沉
交通建筑发展逐渐呈现功能复合、结构有机、网络连通、立体统一等特性,这些特性直接导致建筑面积和规模巨大化,形成了复杂型的城市交通枢纽空间,同时也带来了迷路、认知混乱等空间导识性问题,影响空间的使用效率和质量。本文针对复杂型城市交通枢纽空间展开研究,主要以人的认知习惯及复杂型交通枢纽空间特征分析为切入点,以交通枢纽空间的信息要素、功能组成、形态呈现、环境意象等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空间的导向和识别性问题为
随着全球工业化快速的发展,大气氮磷沉降的增加,促进森林凋落物分解和养分的释放,从而会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与释放。本研究以红松人工林和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5~1
全球新冠疫情的肆虐、生态危机的频发迭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与资本主义生态帝国主义战略的实施,以及等等错综复杂的力量对峙与文明冲突,一方面凸显出新时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