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丘陵地区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a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人才培养的途径,是国家发展的基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是我国历代领导人的治国方略,只有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才能更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发展教育,教师是关键。没有合格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而师资配置均衡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教师法》的实施,教师聘任制和教师资格制的不断推行,教师流动己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师资配置失衡已经成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研究和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均衡配置,促进区域内中小学教师合理有序流动成为当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之一。2005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以区域推进为重点,优先解决好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力争在更大范围内逐步推进。而西南地区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既对教育发展有着更多需求,教师流动使区域内教育发展不均衡性更大。四川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有着庞大的教育发展需求,四川丘陵地区作为四川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四川人口的集中地,也是教育的主要需求地,其地理和经济社会特征,在西南地区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论文首先阐述了教育对四川丘陵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对国内外的教师流动研究情况作了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区域内教师流动的特征及影响,本文选取了内江作为个案,深入分析了地区教师分布等多方面的特征,更结合近年来各项有效权威数据做了深入分析,进一步说明该区由于大量教师的不合理流动而引发出诸多问题。为深入挖掘查找原因,本文通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结合内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了地区工资、地区环境、学校管理、体制身份、自身基础、自身价值等原因。结合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在统筹城乡和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了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实施下,着力缩小城乡差;创新教师流动管理的工作机制;打造新型的丘陵地区城乡教师队伍等一些对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区域内教师合理有序流动,进一步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报使用者对于企业财报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由于为公允价值的获取涉及更多的主观判断因素,更容易被企业管理层利用进行盈余管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在全球化经济时代,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更是一个民族核心竞争力的实际体现。我
公共课政策是属于课程政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内容涉及到学科政策内容,所以也是教育质量政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2003年至2014年期间,虽然我国逐步地重视高校本科公共课的发
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的发展,全日制教育硕士自2009年设置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它承担着为我国基础教育培养专业化、高层次师资队伍的重担,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全
1969年互联网在美国诞生,通过四十多年时间的发展普及,已经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青年大学生作为有较深知识储备、较强接受能力的群体,受网络影响最大。当代大学生充分利
以研究事物的复杂性特征为主,坚持事物非还原性的复杂性科学,在兴起的三十多年来在各学科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并引起了人们思维的转向和方法论的变革。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到
大学标志性建筑,是大学形象的缩影和大学精神的彰显;大学标志性建筑,是大学师生引以为豪的标识和教育意义的象征;大学标志性建筑,是大学的符号和大学理念的承载。大学标志性
高校作为培养知识精英和顶尖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并营造和谐学习环境的重要责任。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高校校园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其
老舍笔下诸多人物的命运起落寄寓着作家的死亡意识,这种死亡意识具体表现为个人人格的殉难、民族气节的保全和浓厚的宗教意识三个方面,其死亡意识的形成与作家末世人的生活境
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带来的是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能源、资源的消耗和大量增长的建筑垃圾。一方面废弃物占用土地、污染环境,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中的扬尘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