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皮质脊髓背侧束和红核脊髓束定位损伤后蛋白变化的差异,从而为探索脊髓损伤后的修复是否符合进化论的原则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本次试验拟采用70±2天,质量为200-230g的SD雌性大鼠12只,随机取出分为4个组,每组3只,即假手术组、红核脊髓损伤组、皮质脊髓损伤组、薄束楔束损伤组。在分组后分别利用本实验室自制的宽为0.6mm的刀片在立体定位仪和显微镜的配合下制作相应的动物脊髓损伤模型,每组损伤后3天取脊髓损伤水平上下1cm的脊髓组织称重,保存。采用双向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eleetrophoresis,2-DE)分离蛋白质,得到各组双向电泳凝胶图谱,分析不同部位各组间双向电泳图谱中表达明显差异的蛋白质(蛋白点量上调相差2倍或以上;下调相差0.5或以上倍为标准):采用质谱技术检测出筛选的表达明显差异蛋白质的肽指纹图,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进一步鉴定这些蛋白质。结果:蛋白组学检测结果显示:双向电泳图谱经分析检测到的各组总蛋白点数:对照组1519±82,红核脊髓束损伤组1492±94,薄束楔束损伤组1517±33,皮质脊髓束损伤组1378±112.蛋白点多分布于p15-7.MW10 kDa-80 kDa的范围:以对照组为参考胶,平均图谱匹配率达75%以上。红核脊髓束损伤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检测到12个蛋白差异点,其中10个含量上调,2个含量下调;皮质脊髓束损伤组与假手术组比较12个蛋白差异点,其中8个含量上调,4个含量下调。应用质谱技术成功鉴定了以上差异蛋白。差异蛋白按功能可分为几类:与代谢相关蛋白:ATP合酶;a-烯醇化酶;磷酸丙糖异构酶-1;转铁蛋白;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神经元变性死亡相关蛋白:动力蛋白;抗氧化机能相关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2;神经传导与信号转导相关蛋白:膜联蛋白1;盘状球蛋白;NARE;甲状腺转运蛋白;应激反应相关蛋白:a-GDP解离抑制因子;胶质瘢痕形成相关蛋白:波形蛋白;其他相关蛋白:白蛋白;多聚泛素。结论:发现在皮质脊髓背侧束与红核脊髓束在损伤后3天后的恢复中,其过程符合进化论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