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殖民翻译研究成形于20世纪80年代,是在后殖民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翻译的一系列研究范式。后殖民理论的两个基本概念为“权力差异”和“杂合”。“权力差异”指的是各民族语言之间的不平等以及各民族文化之间的权力差异,而“杂合”则是语言和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这就为翻译研究开拓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语言学角度的新的研究范式。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所翻译的《呼兰河传》就颇具后殖民主义的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呼兰河传》英译本来探讨后殖民主义思想在翻译中的体现。本文分为三章,第三章为论文的主题部分。第一章对已有的《呼兰河传》和《呼兰河传》英译本的研究进行了梳理。第二章介绍了后殖民翻译理论的主要概念。第三章从后殖民翻译理论的权力差异和杂合两个视角对《呼兰河传》英译本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重点放在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语言层面上涉及到词汇、句法和语篇三方面,文化层面上则涉及宗教、民俗、度量衡、谚语和亲属称谓等。通过对以上不同层面的分析展示《呼兰河传》英译本中所体现的后殖民主义翻译思想以及翻译策略。研究发现,葛浩文采取了异化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无论是在语言还是文化层面均如此。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与译者的翻译目的和社会环境是紧密相关的。一方面,《呼兰河传》的写作手法兼融了散文和诗的风格,葛浩文被萧红的独特的创作手法所吸引,决定把它译成英文。为更好的传达萧红独特的创作特点和呼兰河小城的风土人情,葛浩文的译文呈现异化倾向。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之间的权力差异,英语读者在文化上的优越感和民族中心主义倾向使他们更乐意接受通顺的译文,为迎合英语读者,葛浩文对译文做了一定的调整和改写,使译文呈归化倾向。总体看来,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并非僵持对立的,而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换言之,《呼兰河传》的英译文是适度杂合的。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了解更多“他者”文化。这对于彰显弱势民族的文化身份和消除文化霸权有着积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消除中西文化交流的障碍,弘扬中国优良的文化和文学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