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O-Li<,2>O-WO<,3>三元体系相图研究以及掺钴氧化锌稀磁半导体晶体的生长与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第三代半导体的ZnO拥有优异的性能,可以作为各种器件的潜在应用。近期已经引起了学术界普遍的兴趣。大量的实验在其基础上开展,包括大尺寸晶圆的生长和ZnO基稀磁半导体等等。目前ZnO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大尺寸晶圆生长和p型ZnO的获得,高Tc氧化锌基稀磁半导体的获得。本文基于上述观点,针对ZnO晶体生长、p型掺杂以及高Tc氧化锌基稀磁半导体等问题进行了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⑴从熔盐法出发,利用相图为研究工具探索ZnO晶体生长中助熔剂及其组分的选择。其次以过渡金属掺杂氧化锌为体系,利用水热法生长掺钴氧化锌稀磁半导体,对体系中磁性起源进行讨论。   ⑵选择ZnO-Li2O-WO3三元体系为相图研究对象。以固相反应为制备实验的实验方法,X射线衍射法为主要的检测手段,最终得到了ZnO-Li2O-WO3三元体系的固相线下关系。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得到了该相图有八个三相区构成,其中有一个新发现的三元化合物Li2Zn2W2O9和五个已知的二元化合物ZnWO4、Li2W5O16、Li2W2O7、Li2WO4和Li4WO5。对该新化合物Li2Zn2W2O9进行了解结构,Li2Zn2W2O9属于P(3)c1空间群,其晶格常数为a=5.1438(2)(A),c=14.1052(3)(A)。着重研究了Li2Zn2W2O9和ZnO的二元相,DTA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Li2Zn2W2O9为非同成分共熔物质,它在859℃分解,得到ZnO,Li2WO4和ZnWO4。   ⑶利用水热法生长控制其中钴的含量得到了一系列掺钴氧化锌晶体样品,分别为Zn0.982Co0.018O、Zn0.964Co0.036O和Zn0.95Co0.05O。通过AES元素分布图、X射线衍射、Rietveld分析、紫外光谱和同步辐射等手段证实在这一系列晶体中钴为替位掺杂。磁学研究发现这一系列样品都表现出了大的磁晶各向异性。该磁晶各向异性由处于ZnO的四面体晶场中的Co2+离子的单离子各向异性产生。Magnetization Step(MST)的发现说明钻进入ZnO晶格中受到大的晶格场的作用,并通过该方法得到相应的单离子各向异性常数2D~7.5K,这同理论值接近。   ⑷在这系列样品中随着其中钴掺杂量的上升,磁晶各向异向差别变小。而同时钴离子的有效磁矩随着掺杂浓度的提高而降低,当钴离子浓度x为0.018,0.036和0.05时分别为2.7μB,1.82μB.1.49μB,表明钴离子之间倾向于反铁磁耦合。系列晶体在高电子浓度下、任何温度下、在Zn气氛下退火处理下的顺磁性,说明水热的晶体的氧缺陷低,也暗示完整晶格中稀磁难以出现。
其他文献
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11月29日对外发布了《煤炭产业政策》。《煤炭产业政策》指出,建设神东、晋北、晋中、晋东、陕北、黄陇(华亭)、鲁西、两淮、河南、云贵、蒙东(东北)和宁
本文对聚丙烯腈(PAN)凝胶电解质进行了研究。文章针对当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普遍使用纯液态电解液作电解质,存在安全性差等缺点,研制出了性能优良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采用合成的聚
硅烷化聚氨酯是将聚氨酯的异氰酸酯湿气固化转变为硅烷的烷氧基水解、交联固化机理、以Si-O-Si键为交联点的交联结构代替了聚氨酯的氨基甲酸酯和脲键的交联结构,因而具有聚氨
“七一”前夕,江苏省溧水县人武部党委被江苏省军区通报表彰为“先进团党委”;军 On the eve of “July 1”, the Lvshun County People’s Armed Police Department of Ji
芴类聚合物是目前人类发现的光/电致发蓝光效率最高的共轭聚合物之一,但是,由于存在:1)在热和电的长时间作用下,易发生分子链之间π-π堆积形成激基缔合物;2)通常聚芴需要通过钯、
本文采用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气相白炭黑、交联剂、无机阻燃剂[Al(OH)、Mg(OH)、APP和SbO],分别制备了醇型与酮肟型单组分室温硫化(RTV-1)硅橡胶。探讨了阻燃剂的种类
构筑具特殊结构和功能的纳米结构体系是当前纳米科技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也是纳米科技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本论文紧紧围绕纳米巴基球的制备和形成机理研究展开工作,成功
聚合物太阳电池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重量轻、柔性可折叠等优点,是替代化石能源的潜力方案之一,近几年来,一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随着材料设计的不断改进、薄膜工艺优化
PLGA是一种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高分子材料,本论文工作将其应用于神经诱导管的制备。通过“简单”方法,如溶剂挥发、单轴拉伸等,在PLGA薄膜表面形成多孔或取向
纤维素纤维是一种资源丰富的天然可再生高分子材料,其化学反应性能非常优良,应用十分广泛。当前,人类正面临石油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天然资源是当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