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分析用固定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青少年前突的临床效果,及软组织侧貌变化的临床分析。材料和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安氏Ⅱ类2分类前突患者一例。患者女性,12周岁,安氏Ⅱ类2分类;前突面型。模型分析:恒牙牙合;左侧磨牙关系为中性,右侧为磨牙远中尖对尖关系;深覆牙合Ⅱ°;深覆盖Ⅱ°;上下牙列均为Ⅰ°拥挤;Spee曲线较深,左侧深3mm,右侧深3.5mm。正面观:上牙列中线相对面中线正,下牙列中线向右侧偏2mm;面部放松时开唇露齿,闭口时上下唇肌紧张;面下1/3略长;口呼吸习惯;露龈笑。侧面观:侧貌前突,上颌稍前突下颌后缩;鼻唇颏关系不协调。头影测量分析:骨性Ⅱ类,高角;上颌骨相对颅底发育正常,下颌骨相对颅底发育不足且下颌骨长度较短;上切牙轴舌倾,下切牙轴唇倾;颏部后缩;全面高和上面高均较大;ODI提示深覆合趋势;APDI提示Ⅱ类趋势;EI提示拔牙;面型角FCA提示软组织侧貌呈凸面型;上下唇均位于审美平面外,Z角显示下唇明显过突;鼻唇角较钝;H角提示软组织颏部处于后缩位置,上唇过于前突。患者长期患有慢性鼻炎,未经有效治疗。患者经TWEED分析法分析总难度为174.86,为高难度病例。结果:矫治疗程共24个月,对比患者矫治前和后的头影测量分析及模型发现:EL-UL由4.5mm减小到0mm、EL-LL由7mm减小到1.5mm,说明上下唇相对审美平面回收;ULP由8mm减小至3.5mm,LLP由9mm减小至4mm均提示矫治后面型变平直;Z角由53°增大至66°,达到正常范围,也提示唇部形态改善;H角由23°减小为17°,鼻点-H线距离有7mm减小至0mm,鼻唇沟-H线由10mm减小至7mm,下唇突点-H线由4mm减小至2mm,颏唇沟-H线距离由1mm增加至2mm均说明面部软组织鼻唇颏关系明显变得相对协调,这与拔牙矫治和面部软组织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FCA角由21.5°减小至19°,提示面部软组织整体突度变小,在矫治结束时获得的结果为面部软组织鼻唇颏关系变得相对协调,面型变平直,患者对侧貌改善效果满意。ANB角由8.5°减小至7°,Wits值由4mm减小至1mm提示上下颌骨矢状向位置变得相对协调;下切牙由唇倾变得直立。上、下面高所占全面高的比值变得协调。但是患者的慢性鼻炎未能得到有效治疗,所以口呼吸习惯仍存在,这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该患者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会影响矫治疗效的保持,建议患者尽早到耳鼻喉科进行治疗。磨牙关系和尖牙关系双侧均为中性关系;上下中线与面中线对正;前牙覆盖、覆牙合基本正常。患者和家长对面型改善的治疗效果非常满意。结论:对于青少年骨性Ⅱ类高角面突患者,适当采取拔牙矫治能够获得理想的软组织侧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