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安忆自1976年步入文坛,至今已三十年。多年来她笔耕不辍,新作层出不穷,作品的风格由稚嫩走向成熟。在其丰产多变的作品中,“伦理叙事”已成为她小说叙事主题学内核之一,并集中体现为“父子、性爱、尊严、历史”这四维伦理关系的叙事向度。本文旨在从这四维伦理关系中梳理出王安忆小说中或隐或显的伦理叙事,借此拓展对王安忆小说主题研究的视野。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语组成。正文将从四个部分即伦理叙事的四维叙事向度对王安忆小说的内在深层主题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父子”伦理:从消解到建构。父子伦理一直是中外文学屡屡涉及的“家族”叙事主题一维。在中国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父子伦理是最富有“能指”意义的叙述对象,它不断被塑写成各种隐喻性的伦理关系和价值意义载体。这个部分,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仁义”的堕落与父权系统、“审父”与“弑父”、“理想之父”的寻塑,这在王安忆的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的小说中都有涉及。凸显在她小说文本中的父子伦理叙事反映出了新时期社会文化语境对她创作的影响,同时也昭示出王安忆道德伦理观念和文化立场的变迁。第二部分,“性爱”伦理:反叛与超越。性爱,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一度被认为不具备审美性而被视为一种禁忌。王安忆打破禁忌,正视人类的性爱,从人的角度、人的自然性肯定“性欲”的合理存在。并且,通过对男女两性关系的探讨,动摇了人们固有的性爱观,使人们对现存两性关系的格局的合理性产生怀疑,并以其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使读者真正感受“性”问题对女性生存与命运的影响与制约,进而实现性爱描写从传统到现代的反叛与超越。这一部分,笔者从“原欲:爱情密码”、“女性命运的关注”、“两性关系的审视”三个方面加以论述。第三部分,“生存”伦理:底层尊严的书写。王安忆的作品一直保留着对于社会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的伦理关怀与表达。在大众普遍匮乏对生存尊严的感受和理性认识的文化语境中,王安忆始终保持着良知和忧患意识,以其社会底层尊严的书写,显示出了当下文坛的重要伦理意义。这一部分,笔者从两个方面阐述:理解·尊重·表达、庸常之辈:自尊、自强、自立。在“庸常之辈:自尊、自强、自立”中,笔者主要从两类人物,即城市底层工人、乡村基层农民中对王安忆笔下普通大众身上闪耀的尊严感进行诠释。第四部分,“历史”伦理:在想象中重生。历史,从伦理哲学和普通伦理学角度考察,是诸多伦理关系整合性的存在。王安忆站在“个人”叙事立场重新触及历史主题,建立起“日常经验”式的“个人化”的历史伦理叙事。她以对历史的独特理解,对历史进行日常化和边缘性书写,从另一个侧面来表现人与历史的关系,从而体现了王安忆深广的历史人文情怀。王安忆小说中凸现的的伦理叙事,不仅是对她小说主题进行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而且也显示了当下文坛的重要伦理意义,使她在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了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