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安忆小说中的伦理叙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14409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安忆自1976年步入文坛,至今已三十年。多年来她笔耕不辍,新作层出不穷,作品的风格由稚嫩走向成熟。在其丰产多变的作品中,“伦理叙事”已成为她小说叙事主题学内核之一,并集中体现为“父子、性爱、尊严、历史”这四维伦理关系的叙事向度。本文旨在从这四维伦理关系中梳理出王安忆小说中或隐或显的伦理叙事,借此拓展对王安忆小说主题研究的视野。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语组成。正文将从四个部分即伦理叙事的四维叙事向度对王安忆小说的内在深层主题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父子”伦理:从消解到建构。父子伦理一直是中外文学屡屡涉及的“家族”叙事主题一维。在中国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父子伦理是最富有“能指”意义的叙述对象,它不断被塑写成各种隐喻性的伦理关系和价值意义载体。这个部分,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仁义”的堕落与父权系统、“审父”与“弑父”、“理想之父”的寻塑,这在王安忆的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的小说中都有涉及。凸显在她小说文本中的父子伦理叙事反映出了新时期社会文化语境对她创作的影响,同时也昭示出王安忆道德伦理观念和文化立场的变迁。第二部分,“性爱”伦理:反叛与超越。性爱,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一度被认为不具备审美性而被视为一种禁忌。王安忆打破禁忌,正视人类的性爱,从人的角度、人的自然性肯定“性欲”的合理存在。并且,通过对男女两性关系的探讨,动摇了人们固有的性爱观,使人们对现存两性关系的格局的合理性产生怀疑,并以其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使读者真正感受“性”问题对女性生存与命运的影响与制约,进而实现性爱描写从传统到现代的反叛与超越。这一部分,笔者从“原欲:爱情密码”、“女性命运的关注”、“两性关系的审视”三个方面加以论述。第三部分,“生存”伦理:底层尊严的书写。王安忆的作品一直保留着对于社会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的伦理关怀与表达。在大众普遍匮乏对生存尊严的感受和理性认识的文化语境中,王安忆始终保持着良知和忧患意识,以其社会底层尊严的书写,显示出了当下文坛的重要伦理意义。这一部分,笔者从两个方面阐述:理解·尊重·表达、庸常之辈:自尊、自强、自立。在“庸常之辈:自尊、自强、自立”中,笔者主要从两类人物,即城市底层工人、乡村基层农民中对王安忆笔下普通大众身上闪耀的尊严感进行诠释。第四部分,“历史”伦理:在想象中重生。历史,从伦理哲学和普通伦理学角度考察,是诸多伦理关系整合性的存在。王安忆站在“个人”叙事立场重新触及历史主题,建立起“日常经验”式的“个人化”的历史伦理叙事。她以对历史的独特理解,对历史进行日常化和边缘性书写,从另一个侧面来表现人与历史的关系,从而体现了王安忆深广的历史人文情怀。王安忆小说中凸现的的伦理叙事,不仅是对她小说主题进行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而且也显示了当下文坛的重要伦理意义,使她在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了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
其他文献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我国和江苏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目前江苏省农村剩余
IT投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界和学术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有关组织在IT方面的大量投资能否为组织带来相应的价值,即IT“生产率悖论”的研究由来已久。随着IT投资的日益增大,对
沃尔夫林的艺术风格理论的核心是“艺术史的基本概念”,它并不是要分析个性化的审美创造的独特之处,而是要分析美何以被创造出来。也即,艺术风格理论就是最普遍的再现形式。
南京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虽然重化工占有较大比重,但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南京工业结构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南京的劳动
当代戏剧文学衰微的主要表现有:题材单一、内容浅薄;思想庸俗化,缺乏优秀艺术作品应有的对社会、人生和人性的批判精神;无艺术创新能力,作品缺乏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先锋精神;文学
第一章子痫前期患者氧化应激和免疫活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目的:研究胎盘缺氧性损伤、中性粒细胞活化与子痫前期患者氧化应激、免疫活化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免疫组化技
在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故宫具有非常独特的地位:它既是一处文化遗产地,也是中国最大的、藏品数量最多的博物馆,它的命运变迁与中国80年来的历史相表里,也与中国对文化遗产
与其它飞行器相比,由于高超声速飞行器大范围的飞行环境以及迅速变化的机体质量,其动态特性在整个飞行包线内是极易变化的。此外,由于高超声速飞行器采用机体耦合结构以及飞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从师生关系双主体出发,该放手时就放手,唤醒学生学习的潜能。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还应该该出手时就出手,引导学生学习走向更高效。
美育的任务 ,就其特殊性而言 ,是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对我国来说 ,“审美发展”(aestheticdevelopment)是一个从西方英语国家引进的美育理论概念 ,个体审美发展研究是发展心理学、审美心理学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