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绩效导向下的政府财务管理控制系统研究”顺应了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国际潮流,也深刻体现了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的必由之路。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具体工作:(1)基于政府内部价值链,提出关于系统的目标构想;(2)设计系统的各个运行模块;(3)构建系统在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改革、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改革、预算会计改革中的应用模式;(4)搭建系统的信息平台。绩效导向下的政府财务管理控制系统研究既关乎资源投入、配置、使用,又涉及到广泛的衡量控制,还和沟通、协调和激励有关,因此,该主题是一个各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领域,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分析框架:基于政府财务管理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阐述系统的内涵、特点、原则,基于公共契约理论设计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基于管理控制系统理论构建系统的体系框架和功能路径,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寻找系统的理念基础和技术工具。绩效导向下的政府财务管理控制系统应视为:存在于政府内部,基于政府资源投入—配置—使用的—产出和结果的价值链,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由计划、评价和纠偏等环节组成的制度、机制、程序等因素的有机集合。控制对象是指政府内部从资源流入到流出的投入—配置—使用和产出和结果的政府价值活动;控制变量结构包括投入、目标、产出、成果、潜力五个方面;控制主体层次分为宏观层次的政府(整体)、中观层次的政府部门、微观意义的行政单位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并且中观层次的政府部门是政府财务管理控制的主要载体;控制维度指包括战略维度、流程维度和结果维度的复合体系;控制流程基本上由计划、评价和纠偏三个关键要素所构成。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控制对象、控制变量、控制主体、控制维度、控制流程存在正相关关系,并共同正向影响系统的构建。该系统的运行模块是承载整个政府财务管理控制系统运行的基础操作体系,包括预算控制模块、投资控制模块、资产控制模块、成本控制模块、债务控制模块。每一模块都将包括计划、评价、纠偏的小回路,即确定并分解计划目标,设置指标体系,衡量和评判各控制变量值,分析比较差异,进行循环优化和完善。其中预算控制是财务管理控制的核心基础。建立政府财务管理控制系统的应用模式,必须在与现存制度环境相互支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有效实施。其中,控制系统在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改革中的应用包括部门分类科目与部门绩效目标结合、功能分类科目与项目计划结合、经济分类科目与业务表现(业绩)指标体系结合。控制系统在部门预算改革中的应用包括依据决策评价结果,科学预测支出总量;建立业务流程图,逐项分解定额;确定绩效标准,保障部门预算落实。控制系统在国库集中支付制改革中的应用从建立面向绩效目标的用款申领制、建立综合绩效因素的关键环节审核制、建立资金支付后的追踪问效报告制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控制系统在在预算会计改革中的应用可以从建立政府财务报告上开始。传统的信息处理模式对政府财务管理控制的支持有限。应将我国政府财务管理和信息处理系统相结合,形成性能多样化、端口交互式、信息集成性、流程一体化的信息平台。搭建这一平台,需要构造核心数据库,统一基础组件和规范标准,重建绩效导向、事件驱动的体系结构,具体通过信息采集、处理、维护、应用、输出等模块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