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制定和颁布来看,无疑受到了近十年来国际教育大背景及我国语文教育研究成果的影响。非连续性文本在我国义务教育语文程标准中的出现,正是在国际教育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 非连续性文本的提出,给我国语文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拓宽了语文学科背景下的文本阅读新视野,使语文教育更贴近生活,而不是束之高阁的纯知识体系。非连续性文本(non-continue texts)是在国际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阅读测试中出现的一种文本格式,从粗略的引介到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则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PISA测试这一宏大的框架下的这种文本格式并没有进行特别的研究。 本论文主要是从PISA测试的视角来观察我国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和表达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第1章,对相关背景材料的梳理,陈述问题提出的意义。 第2章,主要内容是从批判的视角,针对我国教育领域对PISA测试框架引介到国内的各学科教育领域中的批判和反思。介绍并分析PISA测试三大领域的划分,PISA测试阅读素养的定位以及我国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提出。然后从PISA测试的视角出发,结合我国语文学科背景对非连续性文本进行本质上的探讨和概念界定,以及在概念界定下的文本分类研究。 第3章,主要介绍的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同样从我国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与PISA的比较研究出发,来审视我国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文本阅读的情感态度和反思精神的缺乏和不足。鉴于非连续性文本主要是以图形图表为主要元素的情况,本章特意把图片从非连续性文本中分离出来,优化非连续性文本的内涵。最后针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提出教学策略,以便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能有方法上的指导。 第4章,以思辨和推理的方式提出了非连续性文本的表达要求。并从非连续性文本表达的理论意义;非连续性文本表达的修辞学视角;非连续性文本的表达技巧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附录,收集部分非连续性文本的案例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分析。根据第2章的概念界定,本附录主要从国内和国外两方面,收集和分析了图表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案例和纯文字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案例,以便比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