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电影在台湾发展百余年后,已成为台湾文化体系中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一环。并且,台湾电影始终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官方与民间关于国族认同表述的多种面向,无论是“解严”前政宣号令下自上而下的民族主义话语提倡,还是“解严”后诸位电影作者们站在民间立场上的本土化叙述,都始终与时代的变迁保持着历时性的同构,台湾电影也因之成为整个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关于国族认同的文化表征与合谋者。因此,本文选择“书写”作为研究切入的角度,以期突显出国族认同因时代语境变迁在电影中表现出的建构性和流动性。第一章主要论述1970年代直至“解严”前,台湾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仍未放弃对整个中国的话语权,台湾电影的国族想象以构建一个能够代表整个大中国的合法民族国家为旨归,以此分别归纳出民族主义话语下的同质生产、异时主义下的矛盾表达、逃避主义下的遮蔽书写三个国族认同书写特征。第二章则集中探讨“解严”后,台湾社会面临“统”、“独”争议,传统的中国民族主义论述受到质疑和解构,台湾电影也开始立足于本土历史和本土空间来探询台湾人的国族身份,国族认同书写也相应展示出本土历史的批判性重写和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多元重构两大特征。第三章将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新世纪以来,中国认同在台湾电影中的话语空间,结合影像文本,对当下台湾电影中的国族认同这一议题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三个层次加以分解,试图找寻出症结所在,最后,对台湾电影中的国族认同这一议题的未来发展可能性做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