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科波罗蜜属(Artocarpus)植物主要分布于南亚、东南亚等热带亚洲地区及南太平洋诸岛,我国约产15种及2个亚种,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该属植物大多为常绿乔木,果实可食。文献报道波罗蜜属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甾体皂苷、萜类、异戊烯基酚类等成分。从波罗蜜属植物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疟、抗炎、抗病毒等药理活性,并对环氧化酶、酪氨酸酶、胰脂肪酶和组织蛋白酶K等具有抑制活性。据文献报道,国内外学者至少已经对25种菠萝蜜属植物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到了大量异戊烯基酚性化合物,为该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这些化合物生物活性多种多样,为结构筛选和结构改造提供了良好的前提。但是,异戊烯基酚性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这些植物在临床和民间的用药关系需要进一步确认,其构效关系也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总体来说,有关波罗蜜属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还是十分薄弱,所以,波罗蜜属的许多植物确实存在的药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的研究。本课题对三种波罗蜜属植物牛李A.nigrifolius、猴子瘿袋A.pithecogallus和野树波罗A.chaplasha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三种植物样品采用浸渍法分别用95%乙醇提取,所得浸膏溶于水,分别采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3次,之后用硅胶柱层析、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等多种分离方法,反复多次分离,从三种植物中共分离得到78个单体化合物,其中包括26个新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及相对构型是在核磁共振谱(NMR)、质谱(M S)、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和旋光及与报道的已知化合物数据比较的基础上确定的。从牛李中分离得到42个化合物,包括14个三萜,4个降三萜(1*、11、12和18),6个甾醇、1个苯甲醛衍生物(6)、1个小分子胺类化合物(2)、一个肉豆蔻油酸单甘油酯(31)和15个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27-30和32-42)。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环阿屯烷型C24六降三萜,化合物28*和41*为新的异戊烯基黄酮。化合物2和31为首次以天然产物的形式从自然界中获得,化合物6,8,11,15-17,20,22和23为首次从波罗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桑科植物中分离得到。从野树波罗中共分离到14个化合物,包括2个已知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Moracin M(43)、Artocarpol A(44),9个新的异戊烯基二苯乙烯 Artocarpols K-S(45*-53*)和 3 个新的异戊烯基黄酮 Artocarpols T-V(54*-56*)。从猴子瘿袋中共分离到22个化合物,包括3个新的十八碳烯酸化合物(10 E,12Z,15Z)-9-Hydroxy-10,12,15-octadecatrienoic acid ethyl ester(57*),(10E,12Z,15Z)-9,14-dihydroxy-10,12,15-octadecatrienoic acid ethyl ester(58*)和(10E,12Z)-9-Hydroxy-10,12-octadecatrienoic acid ethyl ester(59*),6 个三萜(60-65),和 13个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66-78),其中化合物Artopithecin B-H(70*-73*和75*-78*)为新化合物。我们对牛李中分离得到的15个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在人源宫颈癌细胞SiHa和胃癌细胞SGC-7901上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活性筛选(MTT法)。结果显示,化合物Eleocharin A(39)活性最好,其对两种细胞株均显示较好的增殖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0.7±0.1 μM和8.3±0.2 μM。化合物34对SiHa细胞显示增值抑制活性(IC50 8.7±0.2 μM),40和42对SiHa细胞显示弱的细胞毒活性(10μM
其他文献
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 Hook.ex Arn.)为海南省道地药材,原标准收载于1977年版《中国药典》。其叶药用,具有抗菌止血、消炎解毒、散瘀消肿、驱风祛湿及增强免疫之功效。本研究以裸花紫珠为研究对象,对其质量控制方法及相关活性成分药动学进行了研究。根据1977版《中国药典》及相关标准,对裸花紫珠的性状、显微、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方法进行复核。
目的:探讨真核翻译延长因子1A1基因(eukaryotic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A1,eEF1A1)调控ISG化的水平变化,进而影响肝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癌细胞系中eEF1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明确肝癌细胞系中ISG化水平情况。利用短发卡RNA干扰技术构建稳定低表达eE
目的:研究新型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AR-42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Y79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用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Y79细胞为研究对象,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AR-42作为干预条件。首先对Y79细胞进行分组处理,实验组给予不同浓度的AR-42(0.05-0.8μM,即0.05/0.1/0.2/0.4/0.8μM,DMSO溶解并用含10%FBS的RPMI 1640培养基稀释)处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已越来越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研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极具重要性。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一直用作药物辅料的环糊精,其自身就具有治疗某些疾病的功效,包括潜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多种过程包括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单核细胞等对巨噬细胞的黏附及跨越、巨噬细胞的泡沫化等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目前已报道,环糊精能明显抑
目的:本学位论文以肾癌患者和健康自愿者体液(血液和尿液)为实验样品,首先通过基于核磁共振(~1HNMR)的代谢组学分析技术,找出区分肾癌患者和健康人群相关的代谢物组;对这些潜在特征代谢物(biomarkers)进行鉴定和确证,寻找与肾癌诊断相关的潜在biomarkers。建立潜在biomarkers的定量方法,优化和确定人工神经网络(ANN)输入参数,初步建立可用于肾癌诊断的ANN模型。方法:1.
目的:通过心电监护仪检测心电R波脉搏波传导速度(ECG r-wave pulse wave velocity,ERPWV),在此基础上引入血管的弹力指数计算公式,从而计算出心电R波脉搏波传导指数,探讨心电R波脉搏波传导指数诊断颈动脉硬化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1、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医院体检人群中,筛选符合条件的846名自愿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心电监护仪同步采集心电信号(心电图中R波)和
扁平苔藓是一种炎症细胞浅层浸润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肤、黏膜,少数发于指、趾甲及毛囊。本病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多数人认为主要与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有关[1]。笔者自2019年以来运用消风散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扁平苔藓风湿蕴肤证30例,收效较好,报道如下。
乳酸菌是一类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总称。其应用范围广泛,尤其在药品、食品行业。近几年,乳酸菌发酵果蔬备受大众喜爱,由于其制品综合了果蔬原料和益生菌的双重优势,风味得到改善,保质期得以延长,无防腐剂、绿色健康。桑葚作为药食同源的小浆果,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花青素、多糖、白黎芦醇等而具有多种保健功效,但桑葚采收期短、皮薄汁多不易运输与存储,鲜果价格居高不下且损失严重很难满足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现代医学主要以抗组胺药物治疗为主,往往只能暂时控制症状,总体疗效欠佳;而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能有效缓解瘙痒症状,消退风团,减少不良反应及复发率。郭静教授认为慢性荨麻疹久治难愈、易于复发,应责之于正虚失御、邪气外犯,该病病程日久,邪已入里,病位较深,虚实夹杂,治疗应固本与祛邪并济,标本兼顾。郭教授在钟以泽教授的经验方“三黄固本汤”及艾儒棣教授的经验方“凉血消风散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并购重组作为资源整合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而为了解决并购重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业绩承诺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尽管业绩承诺的签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促进了并购交易的顺利完成,但是业绩承诺的完成率却逐年走低,不容乐观。在高额的业绩承诺所助推形成的高溢价下,一旦标的资产在并购完成后出现“业绩变脸”,很容易引起并购方股价下跌,从而给资本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