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煤炭在我国化石资源中占比最大,这使得我国极其重视对煤炭资源的充分利用。随着优质煤种的大量消耗,对低阶煤资源的高效利用日益引起关注。众多研究表明,高效热解技术是实现低阶煤充分利用的最有前景技术之一。热解反应极其迅速,且对停留时间要求严格,因此本课题选择下行床作为低阶煤热解反应器。考虑到计算机模拟在现代化工工业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本论文主要从数值计算的角度展开相关工作。首先基于体积通量观点分析了下行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在我国化石资源中占比最大,这使得我国极其重视对煤炭资源的充分利用。随着优质煤种的大量消耗,对低阶煤资源的高效利用日益引起关注。众多研究表明,高效热解技术是实现低阶煤充分利用的最有前景技术之一。热解反应极其迅速,且对停留时间要求严格,因此本课题选择下行床作为低阶煤热解反应器。考虑到计算机模拟在现代化工工业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本论文主要从数值计算的角度展开相关工作。首先基于体积通量观点分析了下行床反应器内固含率的变化机理,之后结合热解反应的具体特点以及实际实验条件,针对性地将反应器结构改进为锥形下行床反应器,并建立了相应的曳力模型以及热解动力学模型,希望为反应器结构的改进以及操作条件的优化提供行之有效的指导。下行床内较低的固含率会降低传热效率,不利于煤热解反应的高效进行,故需要考察固含率变化机理以指导增浓。为了更合理地考察固含率变化机理,本论文创新地基于体积通量观点展开研究,规避了使用质量通量作为比较基准时带来的颗粒密度对固含率影响程度被高估的问题,同时在本质上实现了颗粒通量与操作气速的统一。此外还发现,基于体积通量观点可以更好地定义下行床的高密度操作。进一步引入响应面统计分析法对大量数据分析发现,不同因素对固含率的影响强弱顺序依次为颗粒通量>气速>>粒径>颗粒密度,表明最有效的增浓方式是提高颗粒通量。为了在颗粒通量达到瓶颈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床层固含率,本论文结合煤热解反应的特点,提出了锥形下行床反应器,并对其进行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其可以显著提高床层固含率,有助于实现高密度操作。径向模拟结果表明,锥形下行床中同样存在浓相环形区,且比圆柱形下行床更显著。此外还发现,由于锥形下行床不同轴向位置处的截面沿流动方向逐渐收窄,其内部流动规律发生了显著变化,存在独特的三加速段运动规律,本论文详细分析并给出了每一加速段的具体特征。最后将圆柱形下行床和锥形下行床进行了对比,发现圆柱形下行床更适合气相作为反应物的快速反应,而锥形下行床更适合颗粒相作为反应物的快速反应,潜在更适合作为煤热解反应器。实际冷态实验中采用的颗粒具有较宽的颗粒粒径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PSD),导致标准双流体模型(two fluid model,TFM)对实验结果预测不准,本论文基于此建立了考虑PSD影响的曳力模型。该模型将实际微元分解为若干具有不同特征粒径的子网格,通过对所有子网格曳力求和获得网格总曳力。对子网格曳力的考察表明,需要分别考虑每个子网格的滑移速度以获得合理的计算结果。将曳力模型代入模拟中发现,该模型可以比其他模型更准确地预测床层固含率及其轴向分布,还可以清晰地捕捉到下行床特有的三阶段流动模式。与其他曳力模型的对比表明,该模型提出了一个新的建模思路。为了辅助优化反应过程的操作条件,同时便于日后开展热态CFD数值模拟,本论文建立了基于阿伦尼乌斯方程形式的热解动力学模型,并进一步将之与传热、传质方程耦合建立了描述煤颗粒热解行为的模型。热解动力学模型基于多个平行一级反应假设。通过拟合热重实验数据,考察了四种低阶煤的热解动力学信息。相比于常见的分布活化能模型(distribution of activation energies model,DAEM),该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其能更准确地预测低阶煤热解过程,同时由于规避了复杂的积分运算,还可以显著降低计算消耗,潜在有利于与CFD高效耦合计算。此外还发现,使用相同的动力学参数和不同的反应权重可以预测不同低阶煤的热解过程,部分验证了低阶煤热解反应的相似性。煤颗粒热解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流化床反应器适合作为煤热解反应器,且建议煤颗粒粒径小于3 mm。
其他文献
齿轮作为重要的机械基础件,被大量应用于机床、煤炭、航天等工业领域。在制造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对齿轮性能的要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齿轮需要同时满足高精度、小型化,高承载能力,高齿面硬度等技术指标。为满足以上要求,可以提高齿轮齿面硬度的硬齿面技术被应用于齿轮加工过程中,因此齿轮制造工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两方面,采用硬齿面齿轮加工新技术和提高齿轮加工效率。但目前,国内的硬齿面加工技术在上述两方面还与国外先进
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绿色、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各国研究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在地热能开采的过程中,无论是井筒的钻进,还是开采过程中水在人工储留层中的冷热交换,都会涉及到高温岩体的冷热交替作用,而在冷热交替的作用下岩体必然产生损伤劣化进而引起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一方面会对高温岩体钻进过程中井筒的稳定性产生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对热储层裂隙网络通道的进一步扩展及新裂隙的产生起到了有利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地
工具技术作为支撑高端精密装备发展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装备发展水平。随着制造业发展对机械零部件加工精度等要求的日益提高,磨削在零件高效精密加工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对磨削工具及其制备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强度低磨损的新型砂轮制备技术因此成为实现高效磨削的关键切入点之一。黏结、电镀和普通热源钎焊等方法作为cBN砂轮的常规制备技术,存在诸如磨粒与基体结合强度低、基体热变形大等缺陷,严重阻碍了砂轮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储量相对丰富的褐煤资源的利用逐渐受到重视,燃烧是其主要利用途径之一。但因高水分含量、低热值及易自燃的特点导致其在利用过程中存在运输成本高、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干燥提质降低褐煤中水分含量、提高褐煤的热值,是其高效转化的关键。然而褐煤活性基团丰富和孔隙发达的结构特征使其干燥提质后的表面稳定性较差,极易吸附水分子和氧分子进而引起煤质下降、自燃等。褐煤表面物化结构会随干燥提质过程
手性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作为一种新型碳纳米功能材料,不仅具有可调的发射波长、优越的光稳定性、低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具有手性,使其在生物、化学和医药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拓宽CQDs在靶向成像、手性催化、手性识别和手性检测等领域的应用。针对目前手性CQDs制备不成熟、发射波长较短和手性来源机制不明确等问题,本论文旨在采取手性立体结构继承的策略,选用不同
高锰、铝含量的奥氏体单相Fe-Mn-Al-C钢具有强度高、密度低、冲击能量吸收值高、塑性伸长率高、可时效强化等优点,作为一种潜在的新型汽车结构材料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在热处理过程中,Fe-Mn-Al-C钢能够发生多种相变过程,如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奥氏体中析出κ-碳化物以及β-Mn相。κ-碳化物是一种面心立方的钙钛矿结构碳化物,它的析出能够提高钢的强度,同时,由于其具有与奥氏体接近的晶格常数
新形态下高职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指导思想是"三全育人",这类课程也是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实践平台。本文试图探索在高职人文素质类课程中落实"三全育人"的理念以提升育人效果。通过理论研究来厘清理念,通过调查来分析课程育人的现状,通过实践来探索有效的育人方式。提出构建基于"三全育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其中包括课程育人从传统课堂拓展至学生社团等生活空间及网络空间,课程群内多门课程协同育人实现项目情境的呼
中部槽是刮板输送机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刮板输送机的工作可靠性及使用寿命。近年来,有关中部槽的摩擦学问题研究多从单因素角度分析对于中部槽磨损的影响,然而,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运行工况复杂,影响磨损量的因素较多,对于多因素耦合作用影响研究十分必要。中部槽在运输过程中承受了来自煤、矸石、刮板链及刮板的摩擦作用及冲击,磨损过程中受到煤散料、中板材质及工况等多因素的制约,严重的磨损失效及断裂,极
在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大势和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号召下,煤炭行业必须加快解决煤炭低碳化利用和碳去除技术问题,而固液分离技术又是实现煤炭清洁低碳化利用的前提和保障。目前面向矿物脱水已有技术、方法及设备运用于生产,然而,针对滤饼结构及渗流机理的研究却依旧欠缺,严重制约了固液分离理论和工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针对上述问题,论文以真空过滤试验、滤饼结构表征、渗流数值模拟、渗透率模型推导为主线,从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