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设计和开发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z06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在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的背景下,人们的交往方式和知识的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迅速崛起,这一改变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非正式学习和微型学习倍受欢迎,在线教育也蓬勃发展,这对传统的课程形式提出了挑战。知识的传播不再是繁冗、固定,而应该精简、多样化,要使学习者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内容或者技能。在此要求下,微课程应运而生,以其课程容量小,目标内容集中,学习时间和地点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学习材料围绕学生生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得其深受世界各地的学生和教师的喜爱,成为当今最流行、最时髦的学习方式。新课改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唤醒教师的课程意识,利用课程资源设计出紧密联系实际的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论文以此为要求,并结合微课程的特点,以高中生物学科内容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践上对高中生物微课程进行研究。通过对国外微课程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微课程的设计原则和理念。在开发微课程过程当中,本论文首先对微课程进行文献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国内对微课程的研究始于2012年,在2013年得到广泛的重视,在内容上偏重理论分析,缺少相关的学科实践研究。其次对国内高中生物微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了学生对微课程概念知之甚少,但是都有兴趣采用这种信息化的学习方式,并且也具有实施网络学习的硬件基础;通过对教师的调查发现大部分老师愿意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但是因为学校缺乏相关的教师培训,固使微课程难以大规模的推广。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高中生物学科中三种生物微课程的设计流程和适合广大教师操作的开发应用过程,并对课程实施进行跟踪分析,以寻找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论文最后归纳、总结了微课程的设计流程和应用方法,阐述了微课程对新课改的影响,发现了微课程在生物教学中的一些局限,并展望了后续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病虫害受到种植环境、种植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改变作物的病虫害,尤其是大田作物的病虫害深受其影响,给统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防治病虫害成
信息化时代,获取知识的渠道多元化,传统的语文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来源。但是课堂依旧是学生知识习得、人格形成、价值观培养的主要阵地。然而当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区整体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小区的物业绿化逐渐受到物业管理部门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小区物业绿化系统的组成部分,接着分析了小区物业绿化管理存在的
为了尽量避免误差的扩大化,定位更加准确,增强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灵敏程度,混合粒子群在BA校正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充分利用BPSDV-Hop定位算法,这一算法
本文基于科技服务业的内涵,构建了长三角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的2007~2012年江苏,浙江和上海进行了时间与空间差异比较研究,最后提出提高
数据挖掘是人们长期对数据库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的结果,是当前计算机科学研究的活跃领域。本文介绍了数据挖掘的定义、功能以及数据挖掘的过程,论述了数据挖掘的常用技术,介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应用,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逐渐发展起来,特别在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后,网络购物出现强势发展。文章通过分析网络购物优势,以及我国网络购
住房保障水平在宏观层面上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对住房保障的投入,可以体现该国家或地区住房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实施情况。住房保障水平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为
<正>2015年1月5~6日,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2014年度工作总结会议在郑州召开。肉鸡体系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及其团队成员,部分省市区家禽地方创新团队成员,农业部及河南省相
近年来,我国从昆虫媒介中,特别是从蚊虫标本中分离到多种虫媒病毒,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JEV)、登革热病毒、辛德毕斯病毒、盖塔病毒、Tahyn病毒、版纳病毒、辽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