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在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的背景下,人们的交往方式和知识的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迅速崛起,这一改变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非正式学习和微型学习倍受欢迎,在线教育也蓬勃发展,这对传统的课程形式提出了挑战。知识的传播不再是繁冗、固定,而应该精简、多样化,要使学习者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内容或者技能。在此要求下,微课程应运而生,以其课程容量小,目标内容集中,学习时间和地点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学习材料围绕学生生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得其深受世界各地的学生和教师的喜爱,成为当今最流行、最时髦的学习方式。新课改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唤醒教师的课程意识,利用课程资源设计出紧密联系实际的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论文以此为要求,并结合微课程的特点,以高中生物学科内容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践上对高中生物微课程进行研究。通过对国外微课程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微课程的设计原则和理念。在开发微课程过程当中,本论文首先对微课程进行文献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国内对微课程的研究始于2012年,在2013年得到广泛的重视,在内容上偏重理论分析,缺少相关的学科实践研究。其次对国内高中生物微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了学生对微课程概念知之甚少,但是都有兴趣采用这种信息化的学习方式,并且也具有实施网络学习的硬件基础;通过对教师的调查发现大部分老师愿意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但是因为学校缺乏相关的教师培训,固使微课程难以大规模的推广。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高中生物学科中三种生物微课程的设计流程和适合广大教师操作的开发应用过程,并对课程实施进行跟踪分析,以寻找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论文最后归纳、总结了微课程的设计流程和应用方法,阐述了微课程对新课改的影响,发现了微课程在生物教学中的一些局限,并展望了后续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