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模型并鉴定跨胚层分化可能性为其更广泛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选用雄性鼠股骨、孕龄16天的胎鼠脑进行MSCs、NSCs体外分离、培养及传代。分为3大组:MSCs培养诱导组(分为诱导7天组,诱导14天组);MSCs对照组(培养未诱导14天组);NSCs组(分为干细胞组,诱导7天组,诱导14天组)分别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除了NSCs干细胞组分离固定后电镜观察外,MSCs对照组未诱导14天后,其余各组在诱导7、14天后固定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电镜观察。
结论:1、MSCs诱导组NF、MAP2、anti-noradrenaline、anti-dopamine、anti-γ-aminobutyrieacid、anti-acetylcholine均呈阳性表达。电镜观察:少数细胞有突起形成和“突触样结构”/紧密联结,但其中分泌小泡发育不完全,表明MSCs在短期体外诱导环境下可能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2、NSCs诱导组NF、MAP2、anti-noradrenaline、anti-dopamine、anti-γ-aminobutyricacid、anti-acetylcholine均呈阳性表达。电镜观察:出现明显的分化趋向,胞浆明显增多,细胞突起细长,其中含有大量神经微丝(中等微丝),胞浆中含有大量内分泌(神经)颗粒,可见有髓鞘样结构,线粒体有典型发育结构。表明NSCs在体外诱导环境下向神经元方向分化良好。
3、本实验的结果进一步证明NSCs和NSCs为神经损伤疾病的替代性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