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背景: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以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及蛋白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我国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补体系统在正常妊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补体系统的异常激活却可引起PE的发生。补体C5a作为补体系统中最重要的活化产物之一,但其在PE发病中的潜在机制仍未可知。研究目的:明确C5a是否参与PE的发生,并探讨其潜在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基金(81230071,81570221,9153920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创新基金(BXJ20161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以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及蛋白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我国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补体系统在正常妊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补体系统的异常激活却可引起PE的发生。补体C5a作为补体系统中最重要的活化产物之一,但其在PE发病中的潜在机制仍未可知。研究目的:明确C5a是否参与PE的发生,并探讨其潜在机制,以及C5a与母体血管功能的关系。研究方法:1、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上海仁济医院产科PE孕妇24例以及年龄孕周匹配的正常妊娠孕妇32例,收集两组孕妇的外周血以及胎盘组织,同时录入其临床资料、生化指标、中心动脉压以及血管僵硬度指标。2、Bioplex悬液芯片技术检测两组孕妇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并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 C),进行亚型检测。3、ELISA检测两组孕妇外周血血清C5a的浓度,荧光定量PCR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及胎盘组织中C5a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5a及C5a受体(C5aR)在胎盘组织中的定位。4、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母体血清C5a与血压及动脉僵硬度的关系。5、荧光定量PCR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两组孕妇胎盘组织中血管新生因子的表达。6、体外培养人绒毛外滋养细胞系HTR-8/Svneo并转染干扰C5aR表达的小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小RNA(Negative Control,NC),并用C5a进行干预,检测滋养细胞增殖、迁移以及小管形成的能力。7、蛋白水平进一步检测C5a对胎盘滋养细胞AKT和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结果:1、两组的临床特征分析显示,PE组的分娩孕周及胎儿出生体重较对照组更低,且PE组孕妇出现了妊娠并发症。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E患者血清促炎因子表达明显上调。PE组外周血PBMCs促炎性的M1型单核细胞表达增加。3、ELISA结果显示PE组血清C5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00.4±5.9ng/ml Vs.76.4±3.0ng/ml),而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5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但是PE组胎盘组织中C5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并且与胎盘巨噬细胞共定位,表明胎盘巨噬细胞来源的C5a参与了PE的发生。C5aR则主要表达在胎盘滋养细胞膜上。4、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5a水平与孕妇收缩压、舒张压、血管僵硬度指标成显著正相关。5、免疫荧光染色及荧光定量PCR证实,PE组胎盘组织中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下调,而抗血管新生因子表达上调。在细胞水平上,C5a刺激滋养细胞致使滋养细胞高表达sFlt-1(soluble fms-like tyrsine kinas e-1,sFlt-1),而低表达胎盘生长因子PIGF(placental growth factor,PI GF)。6、体外研究发现,C5a通过C5aR抑制了滋养细胞的迁移及小管生成能力,阻断C5a-C5aR轴后,迁移及成管能力可恢复。7、进一步研究发现,AKT信号通路参与了滋养细胞的功能调控。结论:1、PE孕妇体内呈炎症过度激活状态。2、C5a在PE孕妇外周血中表达增高,且与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管僵硬度呈正相关;3、胎盘巨噬细胞来源的C5a通过与滋养细胞膜上的C5aR结合参与了PE的发生发展;4、C5a-C5aR轴通过调控滋养细胞的迁移、成管能力以及胎盘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表达失衡,影响胎盘螺旋动脉重塑,参与PE的发生。
其他文献
排序择优算法是仿真与模拟领域中一种重要的随机运筹优化的求解方法。特别是在一些现实问题中,可能会遇到难以构建理论模型或无法求得解析解等情形,往往可以使用排序择优算法求解。一般而言,排序择优算法有两种最基本的思路,分别是频率法和贝叶斯法。虽然二者都以求得最优解为核心目的,但二者所追求的目标并不相同。频率法的目标是要确保选择最优解的概率达到要求,强调正确性;而贝叶斯法的目标是当总样本量给定时,通过有效的
目的:低氧诱导因子已被证明具有促进细胞多种生理功能的作用。本研究针对修复重建领域棘手的骨缺损、难愈性创面、肌腱韧带止点缺失的问题,应用低氧诱导因子的激动剂——VH298,探究其在面对上述问题时的治疗潜力,以及相关的机制。方法:在细胞实验当中,首先应用免疫印迹法测定VH298处理后,不同细胞内低氧诱导因子的表达量,建立明确的时间-效应、浓度-效应曲线,为后续的实验建立基础。本研究采用CCK-8法测定
研究背景:高血压血管重塑是导致人类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病理学基础,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述清楚。我们研究小组及国内外学者证明血管外膜纤维化和炎症在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极其重要,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在血管损伤中首先被激活,协同血管周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等参与血管重塑过程。有研究报道转录抑制因子Krüppel-like factor 15(KLF15)调控靶器官纤维化过程,但KLF15尤其是其转录活性
目的:前列腺增生症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及铥激光前列腺切除术是手术治疗BPH的主要手段,但仍有不少患者在接受手术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短期或长期并发症,如尿潴留、尿路刺激症状、严重出血等。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前列腺尿道部再上皮化可能是解决BPH手术并发症的关键。本研究从比格犬动物手术模型出发,研究雄激素及非那雄胺对前列腺切除术后前列腺部尿道创面修复的影响。同时利用体外实验,通过前列
基于压缩感知的磁共振重建技术(Compressed Sens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S-MRI)可以有效地解决磁共振扫描速度较慢的问题,是磁共振快速成像领域的研究热点。压缩感知技术使用非相干的随机k空间欠采样轨迹采集磁共振数据,并且利用图像的稀疏性,通过非线性优化的方法将欠采样的数据恢复出来,可以得到与原始图像质量相近的高质量重建结果。在CS-MRI框架下,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然而其发病机制仍未确切阐明。非编码RNA(non coding RNA,ncRNA)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研究发现其对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根据非编码RNA的长度,可以将其分为微小非编码RNA(micro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coding RNA,lncRNA)。本研究中我们以miR
研究目的:1)FUT3在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2)FUT3的表达对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是否为独立危险因素;3)FUT3表达在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中的预后预测价值,为临床预测预后、分层管理病人提供新选择。研究类型:临床回顾性队列研究,406名组织病理学证实ccRCC患者组成的队列,随访74个月。研究方法和内容:运用组织微阵列的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半定量评分,来分析F
目的:构建强成骨性能的骨移植材料是骨科临床工作者及科研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指端骨缺损再生过程中,甲床组织是保证骨再生的核心要素。但是其中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课题旨在探索甲床内促进骨再生的结构特点及蛋白构成,并利用甲床组织设计和构建可供移植的生物支架,并研究其对骨缺损修复的作用和作用机理,为临床上治疗骨缺损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方法:收集临床废弃的甲床组织,首先,通过组织学和高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第一部分 saRNA激活肾癌细胞E-cadherin基因表达及其机制目的:检测肾癌细胞中的E-cadherin基因表达,观察E-cadherin表达水平与肾癌发生的相关性。遴选能和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域序列互补的saRNAs,明确saRNA对肾癌细胞系ACHN和786-O细胞E-cadherin表达的激活效应。材料与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6年11月期间于瑞金医院泌尿外科手术并经
目的:制作多孔Se@SiO2纳米球涂层导尿管并探究其对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后前列腺部尿道部创面愈合速度的影响及分子机制,为减少前列腺术后并发症提供新思路。方法:1、制备多孔Se@SiO2纳米球,通过XRD和TEM技术鉴定其微观结构。并利用DCFH-DA探针等技术检测其活性氧(ROS)清除能力及生物安全性。再将多孔Se@SiO2纳米球溶于壳聚糖溶液中制作涂层导尿管。同时测定导尿管的涂层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