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物流行业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物流业发生巨大的变革,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扩大了物流业的发展空间,电子商务、物流金融等行业的发展促进了互联网和物流业的融合,智慧物流成为物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2015年至今,政府已出台多项针对物流业网络化的政策,旨在加速推进物流业的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也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对自身的物流网络进行改造,以适应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目前国内关于物流业的研究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对于互联网发展的评价研究也不在少数,但是对于互联网对物流业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为定性分析,基于此,本文采用回归模型对二者之间的影响机理进行定量分析,以求完善相关方面的研究。本文梳理了互联网和物流业的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分析了互联网影响物流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和驱动路径,提出了互联网发展有利于提升物流发展水平、互联网发展有利于扩大物流市场规模、互联网发展有助于增加物流劳动供给等9项研究假设,之后对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进行了指标选取和测度,并构建了互联网对物流业影响的回归模型。所选取的指标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统计了2005-2017年的相关指标数据,并采用所收集到的数据对本文的研究假设进行验证。本文采用Eviews7.0对所统计的2005-2017年各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到结果:(1)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的提高都能够提升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互联网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对物流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对东部地区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弱,互联网基础设施对物流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则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2)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对物流业市场需求的影响具有全国效应,这种影响效应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应用水平对物流市场需求的影响则不具有全国效应,但具有区域效应,仅有宁夏、青海和西藏3省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对物流业市场需求有促进效应。宁夏、青海、内蒙古、西藏、新疆、安徽、甘肃、广西、海南9个省份的互联网应用水平对物流市场需求具有促进作用。(3)互联网应用水平对物流业劳动供给的影响具有全国效应。互联网基础设施、普及程度和物流业劳动供给则不具有相关关系,即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普及程度不会对物流业的劳动供给产生影响。最后,本文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在进行物流业规划和管理的过程中应考虑区域差异,进行差异性布局。并提出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具体实施措施。拟为中国的物流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