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形成的概括而稳定的态度和看法,是人们对于该群体知识、观念以及期望的一种认知图式。而一种民族刻板印象则是对某一民族做出关于特质属性的概括。本研究针对汉族大学生被试对于民族群体存在的民族刻板印象及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索。实验1基于刻板印象原型表征理论,采用错误记忆研究范式对民族刻板印象是否存在进行了验证。采用“人名——特征词”词语配对的学习刺激,要求被试学习不同民族人名与刻板词、非刻板词的词语配对后进行再认。采用信号检测论检验后发现,汉族大学生被试在对词语配对的辨别再认出现了实验性分离,对民族信息的记忆再认中产生典型的错误记忆。研究证实了大学生被试民族刻板印象的存在。实验2进一步对民族刻板印象的认知加工机制进行探索。实验基于刻板印象四阶段加工模型,采用启动范式的变式,以不同民族的人名作为类别标签,启动对于特征词的两次辨别判断,进而探索任务中民族刻板印象内隐自动激活和外显运用中的认知加工机制。实验2的结果表明,类别标签以及刻板信息的情绪效价会对民族刻板印象的内隐自动激活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对其直接外显运用产生较小影响。实验3在实验2的基础上,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进一步对民族刻板印象的内隐自动激活与直接外显运用两者加工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分析。ERP数据地形图以及偶极子源定位的结果表明,两者的认知神经机制不同。实验结果显示:(1)对于民族刻板印象的内隐自动激活,出现在大脑前部的早期注意成分P2和N2以及晚期正成分LPC(400-550ms)与其存在显著联系;其中P2与N2可能反映了早期注意阶段大脑对于刻板一致与不一致信息的快速类别化加工,而LPC则可能与前扣带回的对于刻板不一致信息的抑制控制有关。(2)对于民族刻板印象的外显直接运用,出现在大脑中部的P2与P300与其存在显著联系。其中P2可能反映了大脑下顶叶对刻板一致和不一致信息的快速类别化鉴别。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民族刻板印象的确存在,并且它的加工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其加工过程中,其内隐自动激活和外显直接运用存在加工机制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