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外部效应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 27次 | 上传用户:learn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外部性问题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界长久不衰的话题。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外部负效应,引发了经济学界对经济增长极限的讨论,提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迅速发展的局面,特别是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中所产生的大量外部性效应,引起了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广泛重视。从“两个大局观”内陆地区支持沿海地区发展,沿海地区带动内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到“三带推进”、“四大板块”的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正经历着由不平衡发展战略,向协调与平衡发展战略的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两个突出的表现:一是区域间经济的相互影响作用日益增强。各种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冲破行政界限的束缚,实现着跨区域的流动,表现出区域间内在的经济联系性和相互依赖性。特别是随着区域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核心区域形成的规模经济所产生的规模效应的溢出,对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或表现为对周边区域生产要素的吸引;或表现为对周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之,区域间的这种相互影响因素,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正是这种相互间的影响作用,在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积累了大量的区域经济外部效应,影响着区域资源的有效配置,如果不及时引导和解决这些区域外部性问题,将导致区域经济效率的损失和区域经济秩序的紊乱,影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由于我国特殊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政绩评价机制,使地方政府具有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属性,当地方政府在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充当地区经济利益的主体,制定地区经济的相关政策时,会以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利益为重,制定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在制定的过程中,忽视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利益及与其他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存在一定的排他性。地方政府行为的这些影响因素,在跨区域的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中,将直接影响本地区及相邻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对其他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性作用,这种外部性作用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会引起行业间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发展,并由于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产生更多的区域矛盾与冲突,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分析区域经济外部性效应及进行相关的对策研究,对促进区域经济整体效益的提升和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梳理外部性理论和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经济外部性效应的本质、分类及表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区域经济外部效应的相关对策。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8章: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阐述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出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分析。对支撑本文的基础理论进行阐述,主要论述外部性理论、区域经济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和政府行为理论。第三章,区域外部性的分析。在分析区域经济外部性内涵的基础上,从市场机制失灵和地方政府失灵的角度,探求区域外部性的一般本质;并从区域中经济性的外部性、社会性的外部性和政策性的外部性三个方面,阐述区域外部性本质的特殊表现,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从理论上分析区域外部性与区域规模经济的相互影响,对区域经济均衡稳定发展的影响作用及区域经济外部性的表现。第四章,以东北三省为例,对区域间外部性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将区域空间因素引入到模式的设计中,以缩小估算结果与现实的偏离程度。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区域间存在着空间正相关性,即存在着区域间经济的外部性影响,且这种影响与地区经济发展的规模相联系,如果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大,则区域外部性的表现也较为显著。这个结论对地方政府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提供依据,即地方政府在制定地区经济发展政策时,应考虑到该政策对相邻区域的影响,还要考虑相邻区域的政策对本地区经济的影响。第五章,基于外部性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状态分析。对中国30多年来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及区域经济发展形成的格局进行梳理,并从区域外部性的视角,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外部性现象进行分析,分析区域经济活动中正外部效应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负外部性效应的表现,诸如资源的过度开发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第六章,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外部性的影响作用。通过分析地方政府的双重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及区际地方政府间的博弈竞争关系,分析地方政府的政策行为所产生的外部性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相邻区域间地方政府行为,对相邻区域的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公共基础设施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确定地方政府行为对相邻区域经济增长的外部性影响。第七章,应对区域经济外部性的对策研究。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跨区域的环境综合治理机构、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等措施,应对区域市场失灵的外部性。通过建立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机制、绿色GDP的政绩考核制度、地方政府间的网络组织、跨地区的行政规划和规制机构,来应对地方政府失灵的外部性影响。第八章,总结。提炼本文的主要观点。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区域外部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并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域经济的外部效应,主要来源于市场的失灵和地方政府的失灵;区域经济外部效应可以通过市场的手段和政府的手段,遵循外部问题内部化的基本原则,以减缓外部性影响的程度。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突破以往对区域经济研究的视角,将外部性因素纳入到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中,在对外部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拓展的基础上,从外部性的角度,分析区域外部性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影响。(2)以地区经济的整体效应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地区间的经济影响所带来的区域经济外部性问题。目前,对区域经济外部性理论的研究缺乏系统的分析,本文尝试着从区域经济外部性的概念、本质表现、分类及对策研究等方面进行论述。(3)运用空问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东北三省区域间的外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各地区间存在着空间外部效应性,但这种空间效应性是与区域经济的规模相联系,即区域间发展的规模大,则区域经济的外部性效应也会增强,如果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小,则区域经济外部性效应的表现就弱。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
其他文献
我国当前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遗产税作为税收政策的一项可以调节收入差距的工具,是应该及时征收还是应该暂时搁置,近年来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
本文用倡议联盟框架对从2001年持续到2009年的厦门PX项目政策变迁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并以此解释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变迁的一种原因。通过研究发现当民众的政策核心和地方政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监督式机器学习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统计分类以及回归分析中。但是,支持向量机面对大规模的训练样本集,依然需要占用庞大的内存和花费很长的时间。针对
汽车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与之相应,同一系列发动机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至少会推出一款新的升级产品,来维持其市场竞争力。在同一产品的生产线上作一定改造,使其成为能够完成多
随着高科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普遍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纳入到理科课程的总体目标中。在当前的初中化学课程改革中,我国也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主旨和重
提出了一种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回波信号时间去相关分析的新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采用自适应区域增长算法(IDAN,Intensity
菖蒲属(Acorus)植物为多年生常绿草本,在我国分布广泛。通过文献研究和民族植物学调查可知,菖蒲属植物是端午节中必不可少的、具有文化内涵的植物,能够“祛邪气,保平安”。菖
激励机制研究是管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随着激励机制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组织管理之中,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一个组织激励机制的优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该组织的整体管理水平。
江水源热泵是目前大力推广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在水质条件较好的情况下,直接式系统因其对能源利用的高效在工程应用中被广泛采用。但是江水在一定条件下,很有可能产生污垢
《格列佛游记》原文是由英国著名的讽刺作家江奈生·斯威夫特所著,内容充满奇幻色彩,但其实质是一部政治讽刺小说,用以揭露和讽刺18世纪英国社会的矛盾、政治的腐败和殖民战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