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湿疮止痒汤治疗湿热型湿疹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的改善情况作出评价,予以明确临床实用价值。方法:1.分组:选取门诊符合条件的湿疹患者共96列,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每组各32人。2.治疗方案:治疗组予内服中药湿疮止痒汤治疗(马齿苋30g、苦参10g、黄柏15g、菝葜15g、蒺藜20g、飞扬草15g、防风10g、荆芥穗15g、牛膝15g、甘草6g),日2剂,水煎至200ml早晚温服;对照1组予内服四妙丸(6g po bid);对照2组内服盐酸非索非那定胶囊(60mg po bid)治疗。三组均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局部适量外涂,每日早晚各1次)。如三组患者皮损处渗液较多,先外敷呋喃西林待渗液减少后再行外涂糠酸莫米松乳膏。4周为1疗程。3.观察方法:分别记录治疗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所有病例初诊及治疗1疗程后的湿疹皮损面积及严重度(EASI评分)、瘙痒VAS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症状、是否予对症处理、消失情况等。结果:1.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在治疗前湿疹皮损面积及严重度ESAI评分、瘙痒程度VAS评分经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痊愈11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5%;对照1组痊愈5例,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63.3%;对照2组痊愈6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0.0%。经统计学检验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值均<0.01)。3.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EASI积分、瘙痒VAS评分经配对t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患者治疗后EASI积分、瘙痒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分别与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后的EASI积分值及瘙痒VAS评分值进行比较,治疗组均比对照1组、对照2组明显下降(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湿疹面积及严重指数、瘙痒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结论:自拟湿疮止痒汤治疗湿热蕴肤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比四妙丸、盐酸非索非那定胶囊治疗湿热型湿疹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