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现代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身心疾病,多数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而老年UC患者在社会、家庭及慢性疾病等因素的困扰下,焦虑抑郁症状表现的更为突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针对伴焦虑抑郁的老年UC患者在给予美沙拉嗪常规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帕罗西汀,观察研究对象治疗后UC病情活动程度、临床疗效、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为老年UC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对象与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2例老年U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伴焦虑抑郁的老年UC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UC患者给予美沙拉嗪(1.0g,tid,po);治疗组在对照组同样的给药基础上加用盐酸帕罗西汀(起始量10.0mg,qd,po,3d后增加至20.0 mg,qd,po)。治疗期间每2周复诊1次,疗程为8周。采用改良的Mayo评分系统评估疾病活动程度及治疗效果;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价焦虑抑郁情况;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开始前及8周后均行改良的Mayo评分、HAMA、HAMD及IBDQ评分,使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比较治疗前后各组内及组间差异。结果1帕罗西汀治疗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Mayo评分分别为(8.31±1.92)、(2.35±1.0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09,P=0.000<0.01);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Mayo评分分别为(8.74±2.11)、(4.76±2.3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32,P=0.000<0.01);帕罗西汀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Mayo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3,P=0.343>0.05);帕罗西汀治疗组治疗后Mayo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57,P=0.000<0.01)。2根据改良的Mayo评分对于治疗效果的评价,帕罗西汀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80.0%(32/40)、55.0%(22/4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5,P=0.031<0.05)。3帕罗西汀治疗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HAMA评分分别为(17.35±3.98)、(10.35±3.6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87,P=0.000<0.01);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HAMA评分分别为(15.65±4.12)、(14.73±4.38),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7,P=0.336>0.05);帕罗西汀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76,P=0.064>0.05);帕罗西汀治疗组治疗后HAMA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4,P=0.000<0.05)。4帕罗西汀治疗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HAMD评分分别为(20.07±4.72)、(14.25±2.3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81,P=0.000<0.01);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HAMD评分分别为(21.32±5.15)、(19.18±3.0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3,P=0.036<0.05);帕罗西汀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1,P=0.261>0.05);帕罗西汀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3,P=0.000<0.01)。5帕罗西汀治疗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IBDQ评分分别为(108.43±13.52)、(136.82±17.3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69,P=0.000<0.01);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IBDQ评分分别为(110.38±14.66)、(118.76±15.2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5,P=0.014<0.05);帕罗西汀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IBD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8,P=0.538>0.05);帕罗西汀治疗组治疗后IBDQ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3,P=0.000<0.01)。结论1伴焦虑抑郁老年UC患者联合使用帕罗西汀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单用美沙拉嗪的临床疗效;2伴焦虑抑郁老年UC患者在使用美沙拉嗪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帕罗西汀能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