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屋山作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在道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史上王屋山高道辈出,宫观林立,道教活动十分丰富。王屋山道教历史源远流长,传说中黄帝曾在王屋山设坛祭天。魏晋时期,上清派创始人魏华存在此修道。王屋山道教从隋唐直至明清经历了由发展到鼎盛、由战乱到复兴、由全盛到衰败的一个过程,与整个道教史的发展进程步调一致。王屋山道教的发展以隋朝敕建济渎庙开始,到唐朝司马承祯入主王屋山阳台宫,玉真公主晚年栖息灵都观为标志,王屋山道教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唐朝时期由皇室投资兴建的大批宫观,在五代时期的战乱中被毁,宋朝时期的贺兰栖真结缘奉仙观,修复道观,复兴了王屋山道教;金元时期,随着全真道的兴盛,大批全真道士来到王屋山,修葺荒废的道观,传道弘教,这一时期的王屋山道教达到全盛;明清时期的全真道不被皇室重视,但入主王屋的道士仍以全真道士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王屋山道教。王屋山道教在发展过程中因得到统治者的支持、自身有其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的优势,在发展的各个阶段吸引了一大批高道前来筑观修道,进行道教活动。王屋山道教活动多与统治上层关系密切。留存下来的几通圣旨碑刻,反映出来王屋山道教受到皇室的重视;济渎庙成为频繁祭祀上天和水神的场所,朝廷官员和道教高层人士不断来此,进行重大的祭祀活动,王屋山全真道士在金元时期承担了国家重要的祭祀任务,通过祭祀活动加强了与上层统治者的紧密联系;全真教掌教曾到济源进行济渎代祀与投龙简活动,密切了王屋山道教与道教高层的关系,成为王屋山道教活动蓬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元代全真道士宋德方在其弟子秦志安、李志全的协助下主持编纂了大元《玄都宝藏》,这在道教史上也是一件盛事。王屋山的十方龙祥万寿宫在道藏的编纂中提供上品精洁复纸,王屋山诸宫观为刊印大元《玄都宝藏》也做出了贡献,因而成为保存《玄都宝藏》的重要场所,同时,《玄都宝藏》的刊刻也对王屋山全真道众的道学文化水平提高大有益处。王屋山道教在其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一系列的道教活动丰富了王屋山道教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特的道教文化。“天下第一洞天”,突出了王屋山在道教中的宗首地位,彰显了王屋山道教文化的源远流长;历史上的众多祭祀、投龙活动与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王屋山道教在中国道教史中的地位得到了现代学者的肯定,由于对王屋山道教文化的内涵挖掘不够,对王屋山道教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工作仅停留在道教文化的低层次开发阶段。针对王屋山道教的发展现状,从道教的自身发展方面提出了发展王屋山道教应坚定道众的信仰,应加强对道教领袖、道众的专业素质培养;从社会的角度发展王屋山道教应加大道教文化旅游的内涵、层次以及对王屋山道教文化的创新,通过各种形式弘扬王屋山道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