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在黄土高原六盘山南侧的香水河小流域进行的野外连续观测,探讨了研究区主要环境因子对土壤水时空分异规律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流域内华北落叶松林、白桦林和灌丛这三种典型植被下的土壤水时空分异特征以及植被类型、地形因子、土壤物理性质、气象(降水)等因子对土壤水时空分异的影响规律,主要结论如下:根据三种植被类型下的土壤水分动态特征,可以将生长季划分为相对湿润期(5月初到5月末)、土壤失水期(6月初到7月末)和土壤水分恢复期(8月初到9月末)。白桦林下土壤水分含量条件总体好于其它两种植被,灌丛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时间动态波动比其它两种植被都剧烈,不利于土壤水分的稳定保持。华北落叶松林下不同坡向土壤含水量均值水平为半阳坡﹥半阴坡﹥阳坡。各坡向土壤水空间变异程度则与此排序相反,半阳坡土壤水分绝对含量及动态稳定性都明显好于阳坡和半阴坡;分析表明,在干旱缺水区山地森林地区的小流域尺度上,地形因子对土壤水空间分布的影响会同时受到整个坡面植被类型、结构的显著叠加作用。从坡顶到坡脚的不同坡位上,土壤水整体表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但植被结构和微地形的叠加影响导致含水量均值实际表现为坡中最大;土壤水分空间变异自坡顶到坡底逐渐减小,表明坡下部土壤水分空间分布较均一;坡位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影响为0~20cm土层﹥40~60cm﹥20~40cm,这主要反映了土壤质地的叠加影响。不同坡度样线上,土壤平均含水量特征表现为缓坡显著高于陡坡,但较大的降水能弱化坡度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坡度对深层(40~60cm)土壤水空间异质性影响比表层(0~20cm)和浅层(20~40cm)土壤大。研究期内,土壤水分与微气象因子中的降水和相对湿度正相关,与气温负相关,太阳辐射和地温对土壤水的影响则在各种植被下差异较大,但都不显著,气象因子对土壤水的影响规律由于植被结构的不同,在乔木和灌木林下表现出显著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在月时间步长上,气温是对研究区华北落叶松林下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单次降水后较短时期(1日)内,华北落叶松林下的土壤含水率及其空间变异程度都远大于降水前。在各植被类型、地形和气象条件下,从土壤表层到深层的剖面方向上(0~60cm),土壤含水量均逐渐减小。土壤物理性质在不同植被类型下差异明显,其中白桦林下土壤持水能力最好;土壤物理性质存在显著的剖面(0~100cm)变化规律,随深度增加,各植被类型下土壤容重均逐渐增大,孔隙度和持水性均降低。土壤水分有效性分析表明,生长季中华北落叶松林和灌丛下土壤水分基本都能满足植被生长需求,白桦林下土壤则在个别时段和土层深度的水分有效性较低。土壤物理性质与土壤水分相关性分析表明,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石砾含量对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的影响最为显著,但在不同土壤深度,其影响的主导因子有所不同。通过主成分分析,土壤总孔隙度、饱和持水量、石砾含量、降水量、植被类型、坡向和坡度是研究区影响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的主导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