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北岩溶丘陵区石漠化小流域侵蚀产沙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bin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南岩溶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土壤侵蚀及其造成的石漠化是该区最严重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长期以来,西南岩溶地区侵蚀泥沙研究基础薄弱,技术手段有限,基础研究落后于石漠化治理的实践工作。   论文选择桂西北岩溶丘陵区的典型石漠化小流域——环江生态站木连小流域和古周示范区成义屯峰丛洼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137Cs核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分析岩溶坡地土壤的137Cs分布特点,初步揭示岩溶山地小流域侵蚀产沙的强度。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在环江生态站内开展了倒石堆型岩溶坡地土壤137Cs分布特点的研究。无地面侵蚀的研究坡地土壤137Cs空间分布具有137Cs面积活度远低于区域本底值、表层土壤的137Cs浓度高和137Cs空间分布变异大等主要特点。   土壤中碳酸盐颗粒的溶蚀——137Cs尘埃的洗失,是岩溶坡地土壤137Cs流失的特有的重要机制。无地面侵蚀岩溶坡地的137Cs面积活度却远低于I37Cs本底值,岩溶坡地土壤的137Cs流失未必完全是坡地地表流水侵蚀与泥沙流失的结果,因此我们认为不宜用现行的137Cs示踪方法测定岩溶坡地的土壤流失量。   2)在环江成义屯的峰丛洼地小流域,开展了洼地泥沙堆积的137C示踪研究。1963年以来的44年间,小流域内洼地年均堆积速率为0.38cm·a-1;根据洼地各取样点1963年以来的泥沙堆积厚度、洼地面积、流域集水面积等参数,计算了小流域1963年以来的泥沙堆积总量、年均堆积速率和堆积模数分别为944.5t、20.5t·a-1和51.4t.km-2·a-1。讨论了流域土壤地面流失速率与洼地泥沙堆积速率的关系,认为前者应比较接近于后者,研究小流域的土壤地面流失模数大致为50~60t·km-2·a-1。   3)通过对流域内岩溶坡地的土壤与水库沉积泥沙表层样的137Cs含量对比分析,计算了流域内土壤地面流失与地下流失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9.0%和91.0%。考虑实际情况,土壤地下流失的相对贡献率应略低,土壤地面流失和地下流失的相对贡献率大致分别10%和90%。计算结果表明地面流失轻微的纯碳酸盐岩区,土壤地下流失为流域内泥沙的主要来源。   4)西南岩溶地区,特别是纯碳酸盐岩地区的土壤流失包括了地面流失和地下流失两部分。根据本区土壤和土壤侵蚀的特点,岩溶地区的土壤允许流失量也应指土壤的地面流失量。初步提出了岩溶地区坡面和流域的土壤允许流失量的确定思路和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选取米易县和双流县作为山区与平原的典型区域,利用1986、1995和2000年的三年同期陆地卫星的TM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经过人工解译生成土地分类数据,采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
为了完成公司品种质量目标,快出精品.多出精品.我们炼钢车间适时成立了品种质量党员责任区,该责任区抓了以下主要工作。一、进行形势教育.增强精品意识。贡任区一成立,支部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 ,最近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就加紧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中青年领导干部问题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 ,要
本研究在实测玉米和大豆高光谱数据基础上,分析了玉米和大豆LAI、FPAR生理参数的高光谱反演模型,利用实测数据和TM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MODISLAI/FPAR产品精度进行验证,基于MODIS
学位
藏医藏药一直都以神秘,神奇而著称,易极藏灸大家更是闻所未闻,藏灸也是藏医十二种特色疗法里的一种,更是藏在深闺人未识,易极藏灸只是其中的一个流派,现由成都追风堂生物科技
1999年1月17日,一辆闪着警灯拉响警笛的警车从长春市铁北看守所开出,风驰电掣舰地驶进了庄严的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宽敞的审判大厅,国徽高悬,坐无虚席。这里将对一起震惊长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79周年,也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进一步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一年。年初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问题发出了一系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带来的就业、出行、环境、生态等民生问题凸显,居民生活品质受到更多关注。社会发展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在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之一。进入21世纪,全球城市化进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得到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中
学位
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资源紧缺与资源浪费并存,不当的施肥灌溉方式是引起灌溉水利用率不高与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将微灌技术与精准灌溉相关技术结合实现微灌精准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