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动态观察辐射及丙酸氟替卡松(fluticasone propionate,FP)应用后豚鼠鼻粘膜的组织病理学变化,(2)运用ELISA法检测辐射及应用FP后豚鼠血清IL-1、IL-6、TNF-α的含量变化,以初步探讨FP在鼻粘膜辐射性损伤中的防护作用机制。 方法 选用健康豚鼠100只,随机分为四组,即正常对照组(Ⅰ),正常喷药组(Ⅱ),单纯照射组(Ⅲ),照射喷药组(Ⅳ)。每组25只,均在同样条件下喂养。照射组(Ⅲ、Ⅳ)照射剂量为5Gy,每周一次,共三次,总剂量15Gy。喷药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fluticasone propionate nasal spray,FPNS,商品名:辅舒良喷剂),同时于照射结束后第二天开始喷豚鼠鼻腔,每天一次,喷双侧鼻腔,一侧一喷。分别于照射后1周、1月、2月、3月、4月处死动物各5只,在光镜及电镜下动态观察鼻黏膜的病理学变化,并进行图像学分析,动物处死前行心脏穿刺采血,离心后取血清,检测细胞因子IL-1、IL-6、TNF-α的含量变化。 结果 (1)正常喷药组 豚鼠鼻腔粘膜组织结构未出现异常变化,纤毛柱状上皮结构正常,无纤毛脱落,鼻腔粘膜完整,粘膜下腺体完整,功能正常。(2)单纯照射组 照射后鼻粘膜早期主要表现为急性炎症反应,鼻粘膜上皮变性明显,部分坏死脱落,粘膜下中性粒细胞及其它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多,分泌增强,粘膜下腺体排列紊乱。电镜下上皮细胞变性,有些区域上皮细胞缺失,残存上皮排列不齐,细胞连接间隙增宽,部分区域纤毛消失,胞膜部分溶解,胞质突出变形。扫描电镜下部分粘膜上皮脱落,纤毛倒伏、零乱,排列紊乱并失去正常形态结构,部分纤毛脱落。一个月后损伤上皮开始逐渐修复,但修复后大部分细胞失去正常纤毛柱状上皮形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