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中的成长—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读《追风筝的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yley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部小说。自2003年6月第一次出版后,该书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并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销售量超过一千万本。此外,该书还成为2006年度法国读书会首选书及美国图书协会推荐书目。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身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的童年往事和他成人后对儿时所犯下的过错进行救赎的心路历程。目前,对这部作品研究的学术文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风筝的意象、哈桑的形象、种族歧视和宗教纷争,及救赎与人性回归等。从表面上看,小说似乎涉及了许多社会问题,比如,友谊与背叛、父子间的代沟,愧疚与救赎等,但贯穿小说始终的却是阿米尔的个人心灵的救赎与成长经历—成长主题—既一个幼年丧母的单亲儿童如何摆脱懦弱,摒弃人性的脆弱,成为秉持公正、追求正义和人性善良的人。本文拟从小说主人公的个人心灵救赎与成长的经历入手,探讨阿米尔在思想和心理上如何在外力的推动下一步步摒弃了自私和唯我的道德观,从幼稚走向人性善良和在邪恶面前不畏强暴而秉持正义的高贵品德。成长主题小说最早起源于德国,后来传入欧洲,美国,乃至世界各国。一般来说,这类小说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给人一种向上奋进的动力和能激起人们强烈地趋善的欲望。《追风筝的人》正是在这一点上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从而牢牢地地抓住了读者的心。小说不仅从正面塑造了一位社会地位卑微,一位备受种族歧视的哈扎拉族人的孩子—哈桑—的令人可敬可佩的形象,同时对小说主人公阿米尔儿时为了博得父爱而冷漠地旁观别人对好友哈桑的凌辱及最后对其背叛之举的刻画即令人痛心,又让人觉得在情理之中。正是在经历了这一件件令人痛苦的事件后(苏联入侵阿富汗、塔利班肆虐、逃亡途中父亲刚正不阿的行为、回阿富汗解救哈桑的遗孤索拉博及与他和哈桑两人的死对头塔利班头目阿塞夫的最后的交锋)阿米尔成长了。其次,为了更好地塑造小说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小说作者胡赛尼多次使用重复手法创造了一个风筝意象。这种叙事策略的使用,进一步增强了小说的主题意义。阿米尔刚出生时母亲的去世,造成阿米尔认为这是父亲恨他和不喜欢他的原因,因此为了找回父亲的爱和对自己的肯定,阿米尔首次参加喀布尔市一年一度的风筝比赛,其目的是就是为了以获得风筝比赛的胜利来赢得父爱,此时风筝的放飞象征着儿时主人公的理想是为了赢得父爱。之后,哈桑为了阿米尔赢得此次比赛而去追赶那只蓝色风筝,不想却遭遇阿塞夫等人的毒打和强奸,站在巷口的阿米尔目睹了一切却选择了沉默,并没有勇敢地站出来保护哈桑,由于内心的不安,阿米尔为了逃避眼前的自责的痛苦,最终设计赶走了哈桑和仆人阿里。不久,阿富汗遭遇了苏联的入侵,阿米尔和父亲逃亡到美国避难,但儿时对哈桑背叛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他,二十六年之后,阿米尔为了赎罪,回到喀布尔去营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与儿时的死对头后来的塔利班成员阿塞夫展开了殊死决斗,最终将索拉博带回到美国。在小说的结尾部分,阿米尔和索拉博两人在异国他乡,又一次地放飞了风筝,这一次彻底地赢得了索拉博的信任,此时放飞的风筝象征了理想和人性的回归,也象征了主人公阿米尔真正的成长。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信技术的热潮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开发更加完善、快捷的通信系统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偏移正交相移键控(OQPSK:Offset Quadratur
介词“通过”和“经过”是一组在中国人的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近义词。由于二者在翻译上、用法上的相似度极高,在一部分汉语字典中出现了互相释义的情况,这给对外汉语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更是各种类型就业中的“本”中之“本”。因为大学生就业不仅仅牵扯到大学生本人的利益和幸福,而且还牵涉到大学生群体背后那些更庞大的群体——数
幼儿园的班级是幼儿园的核心单位,是幼儿学习、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日活动的组织,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等,都是依托班级为基地进行的。幼儿园班级管
云南剑川鼠疫自然疫源地于 1975年被发现 [1] ,位于东经 99°4 0′~ 99°55′,北纬 2 6°15′~ 2 6°4 5′,面积约16 0 0 km2 ,海拔 2 2 0 0~ 4 0 0 0 m,属滇西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的科学概括。它伴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理论的逐步发展而逐步形成,又有别于这一理论的发
目的:建立子宫肌瘤大鼠模型并比较两种模型制备方法的优劣。方法: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全程联用组、后期加入孕激素组。正常对照组:每周3次仅肌注生理盐水,持续12
高校图书馆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自己的服务融入全社会的公共服务体系中去。本文将基于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的分析,审视开展社会服务
美术是一门情感化极强的学科,传统的美术课堂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而数字化校园无论在教学模式抑或是教学设备上都有着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数字化校园的